校园生活

侃侃“爱情”——怦然心动

发布时间:2015-09-11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朱莉·贝克虔诚地相信三件事:梧桐树是圣洁的、她在后院里饲养的鸡生出来的鸡蛋是最卫生的、以及总有一天她会和布莱斯·洛斯奇接吻。二年级时在看到布莱斯的蓝眼睛那一瞬间,朱莉的心就被他击中了。不幸的是,布莱斯对她从来没有感觉。而且,他认为朱莉有点怪,怎么会有人把养鸡和坐在树上当成乐趣呢?

没想到,到了八年级,布莱斯开始觉得朱莉不同寻常的兴趣和对于生活的坚忍使她显得很有魅力。而朱莉则开始觉得布莱斯漂亮的蓝眼睛也许和他本人一样其实很空洞,毕竟,怎么会有人不把别人对树和鸡的感情当回事呢?

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就是这颗梧桐树,这课梧桐树是影片中最大的一个伏笔,从头到尾贯穿了茱莉和布莱斯对彼此感情从逃避到正视。茱莉很喜欢爬到高高的梧桐树上,看着远处的风景,落日、流云、辽阔的天空,“我爬得越高,越为眼前的风景所惊叹”,这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思想和灵魂的青春期少女,不得不说,一个有魅力的女人,其中一点必定在于她会优雅的思考。“有时落日泛起紫红的余晖,有时散发出橘红色的火光燃起天边的晚霞。在这绚烂的日落景象中,我慢慢领悟了父亲所说的整体胜于局部总和的道理。”这些明显带有少年思考过程的句子点缀在电影中,使得影片除了小清新范儿扑面而来之外,也给这段少年的恋情增加了可观性。

从最初的爱上梧桐到之后被迫砍伐,到最后布莱斯亲手种植一棵梧桐,戏剧冲突由一棵梧桐树产生,也由梧桐树结束,梧桐树这一至关重要的线索不仅推动剧情的发展,也为矛盾冲突的设计做了铺垫。影片的结尾,布莱斯和茱莉在洒满阳光的庭院上种了一棵梧桐树苗,于是,茱莉看到她喜欢的那个布莱斯又回来了,他漂亮的蓝眼睛就像她小时候认定他时候一样,于是在种植那颗象征着他们爱情的梧桐树苗时,他们从心里知道,他们会这样在一起。

大部分爱情题材的电影都是事件驱动,而非性格驱动,人物的心理转变及行为选择往往由一次性或几次的突发事件所主导;但《怦然心动》所要描绘的恰好是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成长与成熟过程。朱莉并非从小便热爱思考,她是在对美的天性追求中一步步意识到美的表象与内在之差;布莱斯也是从一个懦弱的小子开始一点一滴才学会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了勇敢。

不得不说,导演明显偏爱朱莉的角色,他给了这个女孩更多的内心,表现个性更加细腻,也更流畅:傻傻的迷恋,送鸡蛋(对于我的年龄来说的确是犯贱之举但是对于她这个年龄来说,自然、美好,仿佛是天底下最天经地义的事),发现鸡蛋被扔受到伤害,反思自己的现状,奋然修善庭院,表面原谅男主(看上去波澜不惊实则如履薄冰),去探望残疾的叔叔,偷听到男主讨论自己再次受伤害,最后真正意义上原谅男主同时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并极具治愈感地一起种树。整个过程都以一种真实的速度不紧不慢地展现了女主的成长之路。

我们都像朱莉那样暗恋过。故作漫不经心地走过他的面前,心里却介意他有没有看你;假装和好友在操场边聊天,眼角却偷偷追寻他踢球的身影;揣测他每一个表情的含义,猜测着他到底喜不喜欢自己……我们也都像布莱斯那样纠结过。遇到别人的喜欢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拒绝,只好躲躲闪闪,反而弄巧成拙地招致误会;或者喜欢上一个奇怪的家伙,怕被朋友嘲笑,便硬着头皮地否认。那些细小的心动如电流一般,麻痹了你的每一根神经,身体涌动着稍带刺痛的幸福感;它像我们渴水的年轻心灵长出一朵朵花,个子微小却色彩冶艳,点缀了我们贫瘠的生活。

这是一部纯爱的电影,同时也是告诉我们成长的故事。玛德琳用极具灵气的表演演绎了一个自尊自爱的女生,不是一味痴情,而是,像树一样自立地努力向上生长。

文章作者:吴钰莹 编辑者:黄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