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梦萦青藏

发布时间:2015-12-16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你是神州大地上一条五彩的哈达,环绕着唐古拉,直通着拉萨;你是雪域高原上驰骋蓝天的雄鹰,带来着财富,挥洒着幸福;你更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你用你十年来的坚守换来了沿线人民的幸福,我想,我们都应该对您说一声:“谢谢您,青藏铁路。”
       梦里落花千百回,殊不知光阴流转十年间。十年前的西藏它是这样。
       它是中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而它的省会城市拉萨所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大部分地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这里在青藏铁路通车前,大多数物资只能通过公路、航空的方式运抵西藏。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会使得外面的人对于西藏望而却步,里面的人迫切的想要出来。
       青藏高原这巨川大河的发源地,这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重要起源中心,有多少次因为它恶劣的环境而被世人所遗忘。
       莎翁说过:“无数人事的变化孕育在时间的胚胎里。”青藏铁路也是这般,自从通车以来,给藏区人民带来了无数的惊喜与喜悦。
       曾经有人感叹“以前从青海到拉萨要用六七天时间,现在一天一夜就到了”。铁路的通车不仅带给沿线人民出行上的便利,同时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的出现,也为当地百姓就业增收提供了机遇。
       青藏铁路改变当地人生活的同时,也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变化。青藏铁路沿线的旅游资源是世界独一无二的,1991年至1998年,进藏旅游的客运量增长率平均高达18.7%,而且仍在高速增长之中,但落后的交通状况已严重制约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铁路的修建,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促进青海、西藏两省区的旅游事业飞速发展,使之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使得拉萨原本较为匮乏的物资与商品供应很快与内地同步了,生活舒适便捷,游客的成倍增长也带来了更多的商业利润。
       如果说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之上,那么青藏铁路的修建则完美诠释了对于大自然的庇护。
       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动物,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铁道部在铁路开工前,组成联合专家组对沿线生态环保工作深入调研,制定了具体的环保措施,并专项预算1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保工程。8月的羌塘大草原,草肥水美,各种野生动物安闲自得。虽然青藏铁路横亘羌塘大草原,但藏羚羊穿过铁路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因为设计方按照藏羚羊的迁徙习惯,在青藏铁路某些路段设置了宽阔、平缓的通道,藏羚羊可以自由、安全地通过。
       我难以去想像曾今那布满冻土的青藏高原的环境有多么的恶劣,纵然我没有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过而今这水土丰茂的雪域高原,但我可从书中、电影中、朋友的口中得知关于这片人间天堂的消息,我会在脑海中去想象去描绘:在雄伟的布达拉宫脚下,宗角禄康公园里的流水正被绿色环绕;拉鲁湿地上,青草正随微风起舞;在遥远荒凉的阿里,班公湖上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沙鸥云集;在水汽氤氲的林芝,千山遍绿、漫江碧透、空气清新。这哪还是曾经的‘生命禁区、人间炼狱’,这仿佛一幅山水墨画,宛若江南水乡的‘人间天堂’。
       这是十年后的西藏,我所向往的‘人间天堂’。
       也许十年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而对于青藏沿线的人民来说,却是物质与心灵上的飞跃。青藏铁路的全面贯通改变了青藏高原贫困落后的状况,增进了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了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青藏铁路提高了西藏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了藏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青藏铁路的带动下,青藏高原的资源优势也正逐步向现实的经济优势转化,越来越多的西藏特色产品通过青藏铁路走向世界。
       梦里寻它千百回,青藏铁路,这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这人间天堂。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 郭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