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曾经最爱听的歌是范玮琪的《那些花儿》。每当范范那穿透人心,鼓舞人心的声音唱着“他们在哪里呀?他们都老了吧?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的时候,我总会忍不住回头看看,好像后头的景色,是我蹉跎过的,努力过的,还来不及怀念的过往。我看见那里的缤纷花海,摇曳而芬芳。
走在校园的路上,能够闻到未知名的花的浓郁香气在风中渐渐飘散,一片盎然的绿色顶替了白惨惨、灰秃秃的萧瑟。当我也终于脱下了厚重的外套,换上衬衫,单衣或是其他春装;当我不再为那则“在路上穿羽绒服的和穿短袖的擦肩而过,互相在心里暗暗骂一句‘傻逼’”无聊笑话而笑的东倒西歪,不能自已;当我又在书架上再次看到小四的《夏至未至》。想起傅小司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立夏已翩然而至。
中学的时候,我是极其不喜欢看那些名著的。无论是《简爱》,抑或是《西厢记》,甚至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都能让我在那许多的“他妈的”中废文搁置,了无兴趣。那时的自己,旁观着郭敬明与韩寒的“战争”,抱着《九重门》或是《小时代》不能入眠。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却还要战战兢兢的沉浸在那编织出的虚幻世界。想想看来,无论是郭敬明还是饶雪漫,他们的文字比之张爱玲、三毛未免有些青涩,那些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却每每总能让人无法自拔。韩寒是批判了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但在大多数人眼里,那是愤青。这些新生代的作者们,往往用他们的笔尖,触碰着青年们的内心,我们还年轻。就似郭敬明在即将上映的 《小时代3》的宣传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你会忘记这个时代,但你会永远记住我们。
年华里,我们失却的是一种心情。好似明明在花样年纪的我们,却总觉得自己慢慢苍老。自怨自艾的人惶惶不可终日,而那些充激情的人相信自己身上青春的力量,向往另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背起行囊,寻找星光。
之前一直不懂《挪威的森林》的结局,渡边君在十字路口呼唤绿子时是为何迷茫而忧伤。然后,反复翻看后,似乎有些了解渡边的心情,那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彷徨。
在陌路的尽头,笑得最甜的人最美,我们害怕转身的苍凉,愿温暖包围的人永远朝前走。是谁的笑容染绿了整个夏天,明媚到耀眼?是谁生如夏花,为人依恋?花开不败,绽放整片天。宁负韶华,此生向晚。背后那一地阳光,凝为纯白的想念。
花,终究会盎然。你看,花开了。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记者 施朱如意 编辑者:李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