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一部电影日久弥新,对于细节的补充和刻画必不可少,《魔女嘉莉》也不例外。填充在魔女世界中的各种细节——不管是人物的情绪动作细节,还是各种物件细节——都成为了重要的线索,得以让我们窥见她生活的一斑。而且它还将解答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嘉莉的世界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坏的。
嘉莉与嘉莉
1976年的版本中,高中女生嘉莉第一眼看上去是那么的不起眼——相貌平平、披肩直发、满脸雀斑,还总是对人弱弱地笑着,和所有默默无闻的女生一个样。茜茜斯派塞克本身的草根气质无疑与嘉莉这个角色有着惊人的契合度,往往一个眼神、一次低头就可以传达出她内心自卑、痛苦的情感。(更加惊人的是,斯派塞克出演这个17岁角色的时候已经26岁了!)而科洛莫瑞兹虽说早就在哥特和恐怖惊悚类型电影中混迹多年,但扮起屌丝女来还是显得有些无法驾驭,或者说演得有点太过流于表面,用得最多的招数就是驼背耸肩加抱胸,而宅男们都在问:不化妆都显得漂亮得瞎人眼的莫瑞兹怎么会真是个不招人喜欢的女孩呢?
不仅如此,主人公嘉莉的某些动作细节在两个版本的电影中也有着不小的差别。老版嘉莉坐在汤米罗斯的豪车里,正准备下车去舞会,刚把车门打开突然觉得不对劲,应该是让男伴过来接自己下去,于是她又立马关上车门端坐在座上——这个小细节对于一个从没参加过舞会(其他的社交活动肯定也几乎没参加过)的女孩来说有点尴尬,但却很传神地告诉观众,嘉莉还是那个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的傻女孩。反观新版本,诸如此类有意思的细节并不能说没有,而是大量丢失,甚至在多数时候导演干脆让观众的注意力被莫瑞兹的脸吸引而忽视掉其他元素,这在人物塑造上就明显败下阵来。
另外一个重要的恶魔式的人物是克丽丝,老版本中有关她的细节表现也不可谓不出色。克丽丝打心里觉得欺负嘉莉没什么大不了的,那种女孩活该被捉弄,结果自己却因此受了罚,最后竟然连去舞会的资格都被没了。在随后的戏份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和自己的男友比利在车里打打闹闹,克丽丝一会儿对自己的男友示好,一会儿又破口大骂他是个蠢货,搞得比利莫名其妙,最后态度变来变去的克丽丝终于摆明了自己的意图:想让男友帮着整整嘉莉。原来一边是因为想要求助于比利而不得不对他摆出好脸色,另一边又因为比利实在反应迟钝,外加不能去舞会了正在气头上,才一会晴一会雨和男友折腾了这么久。这种相对复杂的人物心理的刻画一下子就让克丽丝这个角色鲜明了起来。
新版本的克丽丝则显得更加邪恶,而且还邪恶得没有道理:不仅在学校浴室羞辱嘉莉,还把有关的视频摆到网上;不仅乐意用刀亲手割开猪的喉咙,还恶毒攻击和自己站在对立面的苏。但即便如此,这个人物也有缺乏细节展现的问题,比如她和男朋友之间的互动就明显变少了,两个人成了长着一对典型反派脸的坏蛋,几乎只被压缩在了“恶”这一个层面中,没有了那种因为年幼无知做蠢事的特质,缺乏立体感。

塑像的玄机
76版的电影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物件细节,在嘉莉的小黑屋子里供奉着一尊小塑像,这尊像形似耶稣,但真身却是圣塞巴斯蒂安。
圣塞巴斯蒂安原本相貌俊美,得到了高卢国王的青睐,而国王想要以一半的江山来换取这个美男子的爱,谁知圣塞巴斯蒂安因为本身对于基督教的热切效忠,偏偏誓死不从,最终被乱箭射死。导演安排让这样的一尊塑像被供奉在家里,实际上是变相表达出了妈妈对于宗教的狂热。但是对嘉莉来讲,每当被关进小黑屋子里面对这尊像的时候都是一种折磨,因为它要求嘉莉要对宗教抱有绝对的忠诚,甚至能为此献出生命。
而妈妈这个人物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圣塞巴斯蒂安的象征与化身。她本身就是一个宗教狂热分子,年轻的时候因为美貌被强暴而生下了嘉莉,之后面对的就是整个社会的偏见与排挤,不想最后却被自己的亲生女儿杀死——这一切都跟圣塞巴斯蒂安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被钉在墙上死去的模样都跟黑屋里塑像的造型如出一辙)。塑像这样一个细节的隐喻,无疑让妈妈内心极度扭曲的形象得到了加深,同时给故事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13版的电影中将这尊塑像换成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相似地,2002年的电视电影版《魔女嘉莉》也做了类似的处理。虽说此举令电影在隐喻解读的层面上没有了那么多可以咀嚼的意味,但是却依靠这个小物件的替换迎合了当今西方信仰基督教国家的主流意识,其感染力并未减弱丝毫。

岂止一个魔女?
如果站在比较高的角度来审视嘉莉的世界,会发现她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一开始是在妈妈的教育下被过于强烈的宗教精神与观念所禁锢、限制,这导致她在踏入社会之后不能被主流文化所接受。而嘉莉虽说想要融入社会的大群体,但是她本身的宗教烙印和周围人对她的伤害又让她望而却步。当嘉莉青春期叛逆的情绪不断高涨之后,她渴望打破妈妈所带来的宗教禁锢,生下来就有的超能力则为嘉莉的揭竿而起提供了可能。而当她受到了来自社会的伤害,想要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那个宗教的世界里、母亲的怀抱中寻求庇护的时候,妈妈却以刀刃相向——最终,不管是宗教世界,还是现实社会,都来伤害这个女孩,这直接导致了嘉莉的世界迅速崩塌。而找不到任何一处容身之地的嘉莉所能做的,就是用超能力毁灭曾经伤害过她的所有人,鱼死网破,令人唏嘘。
所以,很难判断这样一部电影里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魔女。嘉莉和她的超能力固然令人侧目,但是别忘了还有以妈妈为代表的宗教毒害和以克丽丝为代表的社会伤害(主要是校园暴力)。一个巴掌拍不响,悲剧和灾难的发生绝不是只用哪一个方面就能够解释清楚的。主题上的多义性也为人们解读电影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带来不一样的震撼与思考。
不过,13年的《魔女嘉莉》好歹给了我们黑暗中的一丝曙光,它相比旧版,隐隐约约多了一股人情味。旧版中,嘉莉在舞会上大开杀戒,在场的没有一个人能逃出生天,甚至包括之前对嘉莉关怀有加的体育老师;而新版中的嘉莉却在大屠杀中给体育老师留了一条活路,之后的戏份里嘉莉对于好心办了坏事的女孩苏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用超能力将苏举起,但是轻轻地放在地上)——这多多少少折射出嘉莉内心一直没有泯灭的积极向善的一面,虽然会进行疯狂的报复但是还会记得对自己好的人。恐怕这就是新版导演金伯利皮尔斯赋予给嘉莉最迷人的特质了。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记者 郑永杰 编辑者:李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