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让爱先行——走进新疆乌市米东区敬老院

发布时间:2015-08-19

来源单位: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2015年8月14日,让爱先行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共赴米东区老年爱心公寓,开展了关护老年人的慰问活动。这不仅延续了中华传统精神,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老年人的关注。

8月14日下午两点,浙江传媒学院“让爱先行”团队来到了平江路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了长达4个小时的敬老爱老慰问活动。此次活动由2014级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专业的同学参与,旨在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献出同学们的热情和祝福,在阴雨绵绵的夏天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与温暖。

下午一点,队员们在队长的组织下在卡子湾红光山会展中心集合,随后步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平江路老年活动中心。一走进敬老院的大门,老人们已经在院子里面坐好,欢迎我们的志愿者。细心的同学们不但自发地购买了水果和蛋糕等慰问品,还准备了文艺节目送给老人们。可能是第一次与陌生的长辈接触,各个队员员都显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老人们,该如何与他们沟通,但是老人们仿佛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对于我们的语无伦次很宽容,反而安慰我们不需太紧张,随意就行。逐渐地,大家也不那么拘谨了,放松下来和老人们愉快地交谈起来。所涉及的话题从敬老院的居住环境,老人们的家庭背景,直至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而我们也向老人们介绍了自己在大学的生活情况。敬老院里顿时萦绕着欢声笑语。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实践任务,光聊天是不够的,我还特地找到自己家乡的同学,协助我完成这次实践任务。实践开始前,我首先找到敬老院院长了解本院孤寡老人的具体年龄和生活状态。院长告诉我们,住在本院的老人差不多都是年过七旬,身体也大都有残疾,残疾程度各有不同。在我们实际实际建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行动不便成了他们生活的最大障碍。看到这种情况,我感到十分痛心。没有太多寒暄,我就抓紧帮助他们。先从一位全瘫老人开始,酷暑中他无法行动,身体已经发馊,我们拿洗好的毛巾帮他擦拭身体,边擦边和他聊天,像他这样的也是依赖大家的帮助才行。看到他住的凌乱的屋子,我们帮他收拾,把他的尿壶倒掉涮干净,地擦干净,还打开窗子将异味发散出去。我忙着时,老大爷感动的说,自己无儿无女,还没有过哪个孩子像我这样照顾他。我笑着告诉他,我是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生,来志愿帮助大家,我在这里就是您的孩子,国家培养我们大学生,我们就应该回报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大家都认熟了,每次我们刚进敬老院,大家就围上来,那种亲切的感觉,是我这次社会实践中收获的最重要的财富。短短几天,我成了大家的孩子。敬老院的大爷大妈也成了我牵挂的亲人。这是我又想到了那位大爷的话,“你们来了,不图能帮我们什么,只要能来,就是好孩子,就值得表扬。”而我所想到的却是,这群孤寡老人这样真挚的话语,其实深深的表达了他们期待更多关怀,希望获得更多的心灵上的安慰。

事实上,这也暴露了我国农村养老的深层次问题,虽然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个社会特殊群体,他们年轻时曾为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晚年无依无靠的状况却让他们无法最大限度享受社会进步的福利。我看到,基层政府也已经越来越重视民生,开始逐年提高老人们的生活待遇。我从敬老院的大爷大妈那里了解到,这几年他们可以领到更多的政府补助。在敬老院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之前,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敬老院的餐厅中很少有荤菜,饭菜十分单调。这两年不仅吃肉不成问题,每逢过节,都要为老人们包水饺。当老人们说到这里时,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中午是我到餐厅看了一下,大家有序就餐,有说有笑,生活十分安详。

不仅生活上的补助增多了,老人们还告诉我,医疗卫生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今年政府为敬老院新增派了一位年轻医生,大家看病更方便了。而且每年都要为大家进行免费体检,这一点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现在的政府为人民办实事。

在整个活动开展期间的三天里,同学们到各个房间,陪老人们拉拉家常、讲讲笑话,讲讲养生小知识,给老人们带去欢笑和快乐;帮助老人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捶捶背,使老人变得轻松;到户外和老人聊天,听老人讲讲过去,讨论一下现在,不仅使老人摆脱的寂寞,也使自己受到了教育。我们还用自身的特长为老人们画像,一开始他们有一点不相信,随着第一张的成功完结,老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求画像,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没有满足每一位老人,实在很遗憾。看到老人们灿烂的笑容,听到老人们爽朗的笑声,同学们充分体会到了本次慰问活动的意义所在——弘扬志愿精神,关注老年群体。

三天的志愿服务时间很快过去,大家合影留念,志愿者们和老人们一一告别。本次活动既丰富了敬老院老人的生活,也弘扬了“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使我们受益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