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沉重而充满激情的节日,站在2018眺望1919年前的今天。整整99年如白驹过隙,岁月背负着沉重的蹉跎,犹如沧浪踏歌,生生不息。回首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纪念五四运动所传递的民主自由的精神,表达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深切缅怀,这是我们对五四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对历史承诺的担当,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叩访,对未来民族发展的观照。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赋予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去战胜青春时代的迷惘和困惑。
“回首历史 不忘初心”
1919年,德国纳粹党成立、巴黎和会召开、共产国际成立,这一年,对于中国青年来说,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的青年人终于不再沉默不语,在5月4日这一天叫喊出自己的愿景,维系自己更维系中华的尊严,“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言犹在耳。五四运动至今99周年,中国的青年人始终没有忘记担负在自己年轻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战争时期,是无数中国青年在狼烟纷起的中华大地上,为民主,为和平,浴血奋战
正是风华正茂,鲜衣怒马的青年们,将自己的青春岁月,芳华时光奉献给了今日正蓬勃发展的中国。如果说,五四运动只是一次救国,一次示威,一次反抗,那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怕是也要打些折扣。但是,恰恰,五四运动并非仅局限于这一次,它更是一个开始----彻底觉醒的开始,坚决斗争的开始。
“竹节勃发 绽放生机”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深情寄语青年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青年是一个时代最醒目的标记,更是推动一个民族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回望历史,一代代青年人正是在不懈奋斗中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国家富强,追逐民族梦想。
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我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观看完后同学们纷纷反馈到:“这次的五四晚会与往年别有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时尚科技的融合,是本次会演的另一大亮点,经过现代流行元素的重新包装,具有浓郁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非遗,带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受。中华文化中流传已久的曲艺艺术、古典器乐古筝、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枕琴、马头琴及传统服饰唐装等文化元素均有所体现。对我们未来的创作也有很大启发。”
同时,浙江传媒学院也在当晚举行了主题为“奋斗的青春中国梦”的五四歌会,下沙桐乡两个校区14个二级学院以合唱的方式展现了当代青年人的朝气。此次“奋斗的青春·中国梦”五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文艺晚会规模宏大,每个细节都把控到位,无论是舞台镁光灯下节目的表演者,还是幕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挥洒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热血,保证着这样一个具有着重要意义的晚会能够顺利进行。
为了使晚会能够最大程度地完美达到预期设想效果,每个部门在前期都进行着大量的准备工作,艺术团办公室的部门干事刘奕彤在很早之前就着手进行着学院的对接工作,手机消息动辄上百条已经是家常便饭之事,督促音频视频文件的准备,联排时连吃饭也顾不上,与学院负责人不停沟通、催场,正式演出时更是神经紧绷,生怕有任何一丁点细节上的失误。谈起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刘奕彤并不觉得疲惫,而是满满的充实与兴奋感,“这次的五四晚会是近半年最为重要的一个工作任务,更因为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节日。每个人的青春都只有一次,能让自己的青春时代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虽然我并不是在舞台上盛放的歌手演员们,但是我也在尽我所有的努力,去把我自己的青春谱写得更加有意义,我相信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这么想的。
电视艺术学院的合唱队员周郁葱在表演结束后感慨道:“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准备合唱比赛,无论是负责这个节目的学长学姐,还是一同勤勉排练的伙伴们,大家其实都特别辛苦,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提过‘累’和‘放弃’,每个人都很喜欢整个团队,喜欢这样一起努力的过程,晚会会结束,但是我们的友谊绝不会就这样结束,我们才大一,还有着大把青春可以尽情享受,但是希望这段长长的路上,能够一直和大家在一起。”
还有很多同学也纷纷向我们表示: “晚会中呈现了多彩的青年、多彩的青春、多彩的梦,充满青春的激情!只有秉持信念、怀抱理想、踏实奋斗,才能不负祖国、不负时代。作为当代青年,爱国是我们永不改变的情愫,在任何时候,任何历史条件,任何社会背景下,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也不能忘记。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国家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使我们的祖国蓬勃发展。”五四歌会的舞台上展现了当代青年人的青春 ,五四歌会的背后,更是每一位有所付出的人对五四精神的传承。台上台下,皆是五四精神的涌动。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迭代瞬息万变、社会生活多姿多彩、人生选择丰富多元,是的,的确很少有这样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给青年提供如此广阔的舞台时代改变着青年的生活,青年也在定义着时代的未来,只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时代的弄潮儿便有机会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激扬青春、放飞梦想。
“礼赞五四 不负韶华”
时过境迁,那段激情燃起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平淡安宁的生活已然成了当今的主流。不过青年还在,故青年的热情还在,青年的活力还在,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富有活力的事情,以便满足其富有活力的心,他们也确实找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就是证明。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如今,五四精神的创造主体是我们,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青年。我们应该,也必须用我们的青春将“五四精神”传承。祖国未来的希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这份责任。
“五四青年节”实际上已固定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意义。他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社会问题的激情破解,对各行各业的唤醒与创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导着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新一代的青年,要做五四精神 的传承者,做新时代的接班人,不畏风雨,继往开来,礼赞青春,不负韶华。正如鲁迅先生所讲:“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