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传媒

    五一,送给浙里最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2018-05-02

    来源单位:全媒体中心

    劳动者这三个字总是带有着一种褒义,它代表着勤劳,勇敢,是中国人民品质的展现。而在我们的身边,浙里,也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

    宿管阿姨和她的温暖

    “S楼里的玉华阿姨太可爱了,圆圆的脸,笑起来特别温柔。每次出门或者从外面回来,她总是对我们笑,我们也亲切地和她打招呼”、“阿姨很受大家的欢迎,我还记得她给流浪狗做狗窝,特别有爱心”、“这四年,有她的守护,很安心”……17文编班的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和宿管阿姨的故事。

    对于朝夕相处的宿管阿姨,17文编班的刘聪聪也主动说起她的亲身经历。有一次因为社团晚归,刘聪聪到宿舍楼下已经凌晨两点左右了。实在没办法,最后只能打了宿管阿姨的电话。“当时是冬天很冷,阿姨裹着一条毯子穿着睡衣裙出来。我因为不想被记名字,一直磨蹭,不想进去签名,阿姨就回去了。我以为阿姨生气了,结果过了一会,阿姨又出来,让我签名别在宿舍门口呆着了。虽然会因为被记名字而不快,但我看到阿姨这么晚还帮我开门,让我进去赶紧睡觉,我就特别感动。”心里很舒服,有种家的感觉,很贴心,很有安全感,这是刘聪聪的真实感受。而这样的贴心与安全感,正是源于阿姨们一天天的负责与付出。

    对于学生,阿姨们也有自己的感情。“每次送走毕业生的时候,就像送自己家孩子上大学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学习,遵守学校纪律,按时回来!”S楼的玉华阿姨笑着说道。六年的工作让阿姨对这里产生了浓浓的归属感,对一天天成长的学生也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在五一假期仍坚守岗位,宿管阿姨也都甘之若饴。

    食堂阿姨和她们的贴心

    “在外求学总不比在家的饮食,每次去食堂很容易把一卡通弄丢。大一刚开学有次去找卡,几个食堂阿姨和叔叔一起告诉我怎么找卡,心里特别温暖。”这是17文编班的郭昭君对食堂阿姨的第一次直接接触,而正是这一次不经意的接触,让郭昭君真正体会到了食堂阿姨的暖心。

    17英语的孟星怡也讲起她所看到的,食堂阿姨的故事。孟星怡回忆,有次下大雨,一位食堂里负责清洁的阿姨带着一个女生,跟打饭的阿姨要了把伞,递给了那个女孩。女孩一直感谢,两位阿姨就微微笑着,一遍遍说着“没事没事”。“虽然不是亲身经历,但是看着,心里就很感动”,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温暖”,是同学们对食堂阿姨的最大感触。即使日复一日早上五点就要开始起床忙碌,即使到中午1点还在食堂工作,即使很晚才能回到员工宿舍休息,食堂阿姨也始终将温暖的态度融入到工作中。食堂阿姨们的贴心来自她们对我们爱,她们给予体贴,包容。而我们,也要给予我们的尊重和理解。

    清洁阿姨带来家的舒适

    也有这样一群人,蓝色的工作服,遍布在宿舍,在教学楼,在街道……“弯下的腰驼起的却是校园的文明”,这些就是身边的清洁阿姨。

    “从来没有觉得这些阿姨和学校格格不入,因为她们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密不可分。”16编辑出版的付佳乐这样说到对清洁阿姨的感受。关于清洁阿姨,同样来自16编辑出版班的李晓萌也有自己的故事要讲。“有次因为作业早上不到7点就到了教室,发现阿姨竟然已经在教室收拾了,阿姨走的时候还对我们说‘记得吃早饭啊’。”一句有杭州口味儿的“记得吃饭”,让李晓萌心生温暖,也更理解清洁阿姨工作的不易。

    已经在传媒工作了四年的李阿姨说起自己的工作滔滔不绝:“每次我都保证7点就收拾完,这样同学们来上课,看着干净的教室,心情也会好,就能好好学习。”不止是在教室,张阿姨负责的是清洁宿舍楼的工作,刚刚工作一年的她谈起这份工作颇有感慨:“我的工作时间一般在上午九点左右,每次擦楼梯栏杆、拖楼道时我尽量把动作放小,不打扰到还在睡觉的同学。”张阿姨说,很多同学见她在打扫宿舍时总会向她道几声“阿姨好”、“阿姨辛苦了”,“每次听了我都很感动,也更有了干劲儿。”

    “你朴素的样子带着温暖的微笑,言语不多默默辛劳是勤劳的象征,你告诉我们踏实,教导我们务实”,有了这些蓝色的身影,传媒大道上的垃圾不再飘飞,一教后面池塘上的斑点不再漂泊,校园里的花草也变得整齐。

    劳动的人是最可爱的人,她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服务,为我们付出。五一,让我们一起对她们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