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互联网大会这场思维盛宴中,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师生联合创作的《汉宫春晓图VR演绎》交互作品也精彩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

该作品作为优秀示范作品在世界互联网大会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展厅展出。作为中国首部传统长卷绘画的交互式VR作品,作品一经展出就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欣赏参与互动,并受到了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的报道。

作品《汉宫春晓图VR演绎》是由浙传动画学院丁海祥院长指导,金晟老师带领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两个专业16名同学创作而成的重构作品。
该作品以仇英的宫廷生活长卷《汉宫春晓图》为原型,利用虚拟现实三维技术实现画作中宫廷场景的重建,通过将原有的场景精细化,采用全新的交互方式在Htc Vive平台上进行展示。传统绘画基于平面,但在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后,人们可以直接“进入”古画,置身画中来欣赏其中的每个细节,以另一种视角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通过这种古老文明与新锐科技的交融,让国之瑰宝通过互联网交互系统在江南水乡邂逅,鲜活地呈现着互联网与中华文明尝试融合的最新成果。
为了让能够更好地解读作品《汉宫春晓图VR演绎》,本项目的指导老师金晟老师与项目其中一位学生负责人孙杰接受了采访。
“每年在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中国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中发出的令世界振奋的‘中国声音’。浙传、动画学院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搭上这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这次能够参与其中尤其是能够带领我们的同学们一起去参与这场盛宴,觉得很荣幸,收获也很大。”金晟老师表示,这个项目是动画学院丁海祥院长与他(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所负责人)共同承担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相关研究内容,是一次将科研与师生创作紧密结合的尝试。“我们联合了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两个专业的师生,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最终协作完成的高质量VR艺术作品,应该算是一次集两个专业和两个群体(师生)的力量完成的作品。同时,学院两位青年老师杜坦坦、石乔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除此之外,这项目还是动画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网络媒体艺术实验室的第一次合作,未来将共同在科研与创作等各方面进行进一步合作。

“整个大会的展览令我非常震撼!因为我们的作品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展厅展出,吸引了很多人来参观,而且效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震撼。最后作品还登上了央视,作为创作团队成员感到很自豪!”本项目学生负责人之一——孙杰对学校给予的各方面支持表示感谢,“非常感谢学校能够让在校生参与到这样重要的创作中,给予我们如此大的平台去发挥。作为观众‘零距离’接触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全球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及数字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见证‘未来已来’,我觉得很兴奋,想要迫不及待地参与其中。”
参与作品《汉宫春晓图VR演绎》的共有16位同学,他们分别是来自动画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刘琪、孙一杰、曾煜恒、敖睿君、胡舜阳、李泽豪、应鼎平、密锦涛、严翊宽、麻利军、刘博文,以及动画专业的廖博文、牛犇鑫、董苏琪、王慧、陈美伶。
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互联网+”时代与中华文明的完美结合,更是浙传学子自身与传统、与现代对话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