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落下帷幕的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上,浙传设计艺术学院14摄影1班学生周林炯的作品《建筑之歌》成功入选。
全国摄影艺术展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摄影展览,被称为“国展”,1957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26届,每两年一届,共展出逾万名(人次)作者的上万幅佳作。

对于自己的作品《建筑之歌》,周林炯是这样说道:“人们也可以很诗意地栖居在建筑中。”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它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的堆砌,能激起同音乐相近的情感反应。

他说道:“以上所有的内部建筑都拍摄于上海的各个大厦,写字楼,酒店,公寓之中,有时候找拍摄地,拍楼梯很累,但我乐在其中。”

热爱摄影的周林炯一直认为:“摄影能表达摄影人的思想,向世界表达我的观点,能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在读期间,周林炯参展2015《影像中国》纽约国际摄影展、2016中德摄影艺术交流展等知名摄影展,曾获:第五届浙江省大学生摄影展一等奖、2016世界大学生摄影展金驹杯、第十一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展手机类三等奖、浙江省第十六届摄影艺术展获青年组优秀奖、第十三届学院奖手机摄影大赛佳作奖、第三届全球华人摄影大奖商业组优秀奖等等。

“一个摄影师的改变,源于自我的一种积极进取,而不是等待别人帮到你。”
周林炯没有把自己局限于拍摄建筑上,他还会拍摄生活中其他有趣的画面。比如,在发现水滴滴落的瞬间时,他将目光转向水滴的拍摄。

他说:“为了拍摄出不同状态的水滴,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搭设了一个可以搭载电磁阀的固定装置。”
而在浙江省摄影竞赛入围答辩中,由于自己对于这方面的了解,又不能透露自己学校与专业,他竟被老师误认为是一名理工科的学生。

他说,大学期间更多的是靠自己主动的学习,多向老师请教,同学之间多沟通,不断充实自己。其次,不要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里,要接触其他领域的知识。对于摄影专业的同学来说,大二大三的阶段或许是拍摄热情最高的阶段,要多拍,多看,多想,多问。

(周林炯)
楼梯,一个存在于我们身边,却容易被忽视的建筑一角。周林炯用他细腻的个人感受与深入的艺术洞察力,拍摄出一系列极具韵律美的作品。建筑是冰冷的、坚硬的,但是它蕴含着建筑师赋予它的特殊美感,若想将它成功凸显,实现美的升华,也离不开摄影师的观察与探寻。
多拍,多看,多想,多问。
这也许就是周林炯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