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文化故乡,百姓故事”主题暑期实践的第一天,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道德训练营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实践小分队的同学们便起了个大早,简单吃完早饭之后,在辅导员吴德政的主持下召开了简短的任务分配会议。随后,同学们分组展开行动,开启了对尘封已久的古老而神秘的建德乾潭文化探寻之路。

此行,小分队的任务较为繁重,实践以“文化故乡,百姓故事”采访、故事记录为核心,集“板凳龙”传承人记录片拍摄,乡村趣味支教为一体。希望通过暑期实践,找寻灵感,积累素材,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创作的同时,更能为建德乾潭的特色历史文化传承贡献传媒学子之力。

摄制组的同学们扛着摄像机走进魅力而深厚的“板凳龙”文化,大家神采奕奕地奔赴事先联系好的调研地点,与“板凳龙”一把手胡宝成大师的助理蒋光生师傅展开了详细交流。在对“板凳龙”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以及你来我往的讨论中,双方也不停地碰撞出思想火花。经过一系列摸索之后,大家也开始重新规划、整合纪录片的创作形式和创作思路,并全力完善前期的准备工作。

下午,顶着烈日,怀揣着好奇之心,新闻组的同学也来到镇上,两人一组对创业成功、有作为之人士进行专访。第一组,来到了女企业家王钦钦的工作地点,身为浙江传媒学院校友的她耐心地向学妹们分享创业路上的点点滴滴;第二组,深入剪纸“艺术家”王介明同学家中,向他汲取剪纸艺术的魅力。他也在现场为同学们展示了几幅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剪纸作品;第三组,则拜访了乐观的残疾人洪建梅女士,小心翼翼地感受她狭窄生活里辽阔强大的内心世界;第四组同学跟随农庄主胡建阳参观了他还在开垦中的旅游基地,在他的述说中体验从北京辗转到建德乾潭的辛酸创业历程;第五组,来到了郎素琴女士的面馆,品尝了各色面食,体味一位诚信经营者的坚持;第六组,则走进书法爱好者赵元松的书法工作室,一同接受中华国粹的熏陶,赵先生也热情地题字赠与同学们……整个下午,小分队一共拜访了8个当地代表人物,同学们收获颇丰,感触颇深。回到下梓村后,开始着手整理采访资料,火热地筹备起百姓故事的撰写工作。

经过一日“激战”,小分队成员们感悟到别样的乡村生活,体会到了生活的另一种真谛,在学与悟中,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积极创作与记录,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也收获着成长和感动。创业传奇人物访谈,是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道德训练营本次暑期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的第一站,接下来,志愿者们还会以全国文明村——下梓村为基地展开生态环保主题的人物访谈,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在追溯生命源头、探寻与传播乡愁文化、开展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文学院师生响应党的号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广泛传播正能量与自我素养提升融为一体,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基础,努力创造社会价值。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