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寝室楼的妈妈

发布时间:2015-05-15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我从未令你骄傲,你却待我如宝。”微博上的这句话,质朴却又富有意义。母亲节,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属于相夫教子的妈妈的节日。

而在大学城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妈妈”,她们就是宿管阿姨,我们的“楼妈”。进入大学之后,寝室就是我们在学校的家,每天进出寝室楼,同学们总是会与宿管妈妈亲昵地打声招呼,宿管妈妈也会亲切地点头回应。“我把寝室楼里的孩子当家人一样对待,每当有毕业生整理完行李与我道别时,我心里就会特别不舍,像是看到自己的孩子真的长大了,要出远门了。”20号楼的王玉华阿姨谈到自己对同学们的感情时这样说。王阿姨来浙江传媒学院已经两年半了,回忆起平时与同学们谈心聊家常的点滴,王阿姨笑着说:“他们有时候也很小孩子气,跟我家那儿子一样,不过也都很懂事,都有自己的主见,做自己喜欢的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孩子们进出和我打招呼,我一定会笑着回应他。”18号楼的银玲阿姨认为这是人与人应有的最起码的尊重,“我不会整天板着脸去面对活泼可爱、充满阳光的同学们和辅导员们的。”银阿姨有一个女儿,目前在上海念书,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有空时她们也会通通电话,而平常,银阿姨则把寝室楼的孩子们当做亲生女儿来看待。有时候宿舍里女孩子闹矛盾、受委屈,来找银阿姨倒苦水,银阿姨会安慰她,告诉她一些交流方面的技巧,“宽心很重要,有些小摩擦,你们在小的时候会一笑而过,可是长大了为什么不能控制好自我的情绪,不去计较呢?”

上个学期,我校曾举行过“最美阿姨”评选,其实每个宿管阿姨都是“最美阿姨”,甚至亲如妈妈,她们为同学分担烦恼,与同学分享生活。天气转变,她们会在小黑板上写字来提醒同学们注意健康;假期来到,她们会告诉同学们记得签离校,并祝同学们假期过得安全、开心。生活上,同学们要是碰到什么琐碎的小事,虽然妈妈不在身旁,但都可以请教宿管阿姨,阿姨们都会耐心指导。

“我已成家,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依然健康。”这条网上的段子看似简单,但却道出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反面。“孝”是每个孩子对长辈应尽的义务。母亲节,我们不仅要感恩自己的妈妈,也要感谢寝室楼的妈妈,身处异乡,我们就是彼此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