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书香悠悠满神州

发布时间:2016-04-29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42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再次到来了,而伴随着其到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于是,在我国的每个角落似乎都萦绕起了书籍的清香和文字的芬芳,北京启动了“阅读+我”和青年阅读“占领”地铁活动;江苏开启了“阅读英烈故事,弘扬雨花精神”活动;上海运行了“嘉定读书大会”活动;福建开展了第二届“世界读书日·海峡读者节”活动;深圳开启了全市联动“共读半小时”活动……世界读书日的到来,不仅将其本身的热闹宣传了开来,还将节日应有的意义宣传了开来。

书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传播和教化,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皆是如此。本文全部内容皆从广义上的书籍,即“书籍是一切传播信息的媒体”这一角度出发。先说古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两个是与书籍有关,一个是造纸术,意义在于使用纸这一物质将思想和文化有效地承载起来,一个是印刷术,意义在于使用多种印刷方式使承载了思想与文化的书籍传播开来,这种历史的认可,足以说明书籍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再说现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对立,大势所趋下,因为现在更多的读者倾向于使用电子书,所以许多人认为,传统媒体时代下书籍的辉煌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但是需要清楚知道的是,这种看法的根源并不是书籍是否还会存在,而只是纸质载体和电子载体谁能够存在,这种几乎引发了全民思考的载体之争,实际上是对当代仍然必须存在书籍的一种强调和认可,也是另一种意义上对书籍的尊重与在乎。所以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书籍的作用从未被取代,而按照如今新媒体对电子书的重视来看,在未来,书籍很可能会延续曾经的辉煌,甚至比以往的巅峰历史更辉煌。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细细分析,以上诸多类型,没有哪一个是与读书无关的。但如果读书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强调读书的“世界读书日”也就没必要存在,实际上,正是因为进入当代社会后人们的读书热情普遍下降,读书人口与藏书数量普遍减少,所以才专门设置“世界读书日”这一节日进行提醒。而如今,“世界读书日”已经开展了21个年头,其作用也体现了出来,从大方面来看,国民阅读率止跌回升,全民阅读理念深入人心,社会也营造出了读书的良好氛围,无论是潜移默化还是独立自觉,大多数国民对于读书的需求已经是生活必须的一部分。此外,倡导全民阅读,是关乎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乃至人类进步的大事。正所谓“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所以无论是哪种身份,在读书面前全部都是平等的,平等的参与读书,平等的收获读书的益处与乐趣,因为读书的意义与作用从来都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削弱,所以无论如何,重视读书,再忙也要抽出时间读书,再累也不能忽视了读书,希望在未来,无论是不是“世界读书日”,书籍的芳香都能悠悠飘满神州大地,而或许也正是书籍存在的最大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