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18点30分,外边下着雨,但是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人已过半。本次来参加交流会的不只有传媒本校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慕名而来的外校学生。

宣讲会一开始,梦工坊的发起人靳宝强老师就播放了第八届传媒梦工坊全球招募的宣传片,现场气氛很热烈。

靳宝强表示,这是第一次梦工坊落地“双非”的学校。虽然去年的录取只有0.0039,但是在去年,浙江传媒学院就有两名同学入选。可见,浙传是挖掘培养传媒人才的不二之选。
说起传媒梦工坊创办的初衷,靳宝强说道,一开始做梦工坊的时候正好是金融危机,需要一些主攻财经方向的传媒人才,于是从2009年开始,筹划从全球招募培养一批青年偶像,对世界发声。这和以往的活动不同,所以从一开始,梦工坊便确定了它的思路,招收多元化、跨界全能的精英人才。
有别于一般的宣讲会,会和同学们说大量的有关活动的具体事项,而这次本次交流会,靳老师表示,希望弱化宣讲的目的,真正和大家探讨目前传媒的发展形势,讲述传媒如何融入温度和人性。
靳老师先给大家放了杨澜一个现场录制的原始片段,杨澜不看提词器,来来回回录了10多遍。这样一个原生态的视频瞬间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靳老师说,他就是要打破电视的神秘化,传达出传媒人需要真正的内涵和温度。
接着现场又放了两个《杨澜访谈录》的宣传片。“她是我见过最优秀最负责的主持人。”靳老师说。靳老师以杨澜为例给大家总结了作为一个合格传媒人身上应有的品质。
接着靳老师提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原本在南昌大学的就读新闻系的他,一路走来一直在思考,传媒到底需要什么来作为内动力?为了寻找这个答案,他做了三年马云的助理,后来成为央视的一名节目导演,一直到现在,他还在寻找。

经过种种努力和探索,他希望借助传媒的力量来关注青年的发展,以重塑信仰、强调人生基本面的出发以及回归为基调,通过体能与精神极限的挑战来培养人的国际视野、坚定信念、高度的责任感。所以才有了今年第八届中国传媒梦工坊从英国剑桥的起航,在全球招募。
后来,靳老师又放了几个节目片段,有马云做嘉宾的创业节目,也有《我们》当中回忆母亲的感人故事,播放过程中靳老师一直提醒我们注意这些节目讲故事、打动人的方式。特别在播放《我们》的片段时,现场一部分同学感动的留下了眼泪,交流会结束后,范文溢同学表示,这是最打动他的片段。
靳老师接下来邀请了传媒梦工坊从第一届到第七届杭州区的优秀学员进行自我分享,并且请他们讲诉自己和中国传媒梦工坊的故事。
缪斯,梦工坊第一届学员,原本是首都师范的一名学习金融的学生,梦工坊的锻炼让他彻底爱上了传媒,现在成为了一名自由导演。
王子琪,梦工坊第三届学员,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就职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她在想过做过风投,也获得过全国舞蹈金奖,目前是一名产品运营师。梦工坊让她学会,跨界思维,寻找精英意识圈。
接下来其他几届的师哥师姐也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最后,现场播放了中央电视台一带一路规划宣传片,宣传片中发出了对当代大学生致力于一带一路工作的邀请。
靳宝强老师表示,如果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大型电视报道,只需要跟杭州区负责人梁良报名咨询即可。而本次梦工坊能来到杭州,源于新闻与传播学院梁良同学对组委会的争取和积极宣传筹办。

文章作者:范文溢 图片作者:陈文欣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