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光影荐片】为你,我什么都愿意——《追风筝的人》

发布时间:2010-11-12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光影看点:

《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又译《追风筝的孩子》,作者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于2003年出版。这也是第一部来自阿富汗的作家出版的英文小说。《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 成为近年来国际文坛最大黑马,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热销600万册,创下出版奇迹。胡赛尼本人更因小说的巨大影响力,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促进难民救援工作。而这部《追风筝的人》正是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的。曾经获得过金球奖提名,并执导过《笔下求生》、《寻找梦幻岛》和《死囚之舞》的导演马克福斯特负责将这部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畅销小说带上大银幕,他连同云集了来自于世界各国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再加上一些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本土的临时演员,共同演绎了这个非常大众化的人性故事,专门讲给那些渴望着获得第二次机会的人听,希望以此能够带来一些实质的改变,找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宽恕。

光影解惑:

演员:肖恩托布 Shaun Toub .....Rahim Kahn

萨伊德塔格马奥 Saïd Taghmaoui .....Farid

阿托莎利奥妮 Atossa Leoni .....Soraya

剧情: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抛开罪恶感,重新找回那个善良纯真的自我的机会……

故事对焦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两个孩子--12岁的埃米尔,以及他家的仆人哈桑,两个人是感情很深的好朋友。由于都对风筝有着难以抑制的喜爱,他们参加了斗风筝大赛,而埃米尔因为父亲对哈桑过多的赞扬和奖励和对自己的冷淡失望,心中一直感到挫败和不平,希望通过这次风筝大赛来获得父亲的认同和赞赏。他们最终赢得了斗风筝大赛,然而在哈桑为埃米尔追回他们赢来风筝时,遇到了一个来自于普什图族的暴徒;埃米尔眼睁睁地看着哈桑被残忍地强奸,却始终没有勇气走上去救他。回家后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卑惭愧,每天面对哈桑让他内心备受煎熬,为了自己眼不见为净便诬陷哈桑偷了他的手表,让父亲赶走哈桑父子。明知是莫须有,哈桑仍然一口承认自己偷表,因为阿米尔是他的兄弟。尽管阿米尔父亲愿意原谅他们,但哈桑父子仍然坚持离开。两人的友谊就此切断,随后埃米尔移民美国,带着缠绕了自己一生的负罪感。

2000年,已经是功成名就的知名作家的埃米尔因为对儿时挥之不去的梦魇和记忆,在良心上受到了难以忍受的折磨,所以他毅然从旧金山回到在塔利班残忍的暴权制度统治下、充满了不可预料的危机的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那个印记了两个人之间的一点一滴的城市,埃米尔决定面对自己的心魔,勇敢地迈出了走向救赎之路的第一步。他要正视长久以来困扰着自己的那些秘密,做最后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将一切都重新归进正轨,找回那个被遗失在了过去的自我。

光影评价:

不可否认,影片有的时候确实显得有点贸然,对于小说中提到的阿富汗文化的细节上处理得过于简单化了,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不过这些都不足以掩盖它的闪光之处。 --《滚石》

影片是如此让人信服,里面的异帮色彩制造了许多紧张的情绪,尤其是在中国拍摄的那部分场景,很少有人能看出那并不是阿富汗。 --《好莱坞报道》

导演马克福斯特只是将相对残忍的情况与社会的等级之分,用一种迪斯尼式的理想状态表现出来而已。 --《世界电影观》

因为过于追求那种时事性和轰动效应了,才使得影片只有伤感,并无深刻的意义。 --《纽约媒体》

很喜欢电影的叙事。貌似很平淡的,很多的感情被压抑着;没有太多心理活动,也没有过分煽情。本来已经是很沉重的题材——忠诚、欺骗、救赎、战争、宗教、种族、爱情…… 看完了,没有那种心肝儿都要疼颤了的感觉,只觉得喉咙下面有什么东西,被小心地压抑着。——影迷

光影感想:

哈桑对埃米尔说:为你,我什么都愿意!

虽然为你守护风筝比赛赢来的风筝而被一群坏小孩欺负,甚至强奸,身心都留下了累累伤痕,而你因为胆怯选择了逃避;虽然为你顶罪,对着你的父亲隐瞒真相,只要你一个眼神,我就为你忍受所有人的误会;虽然你总是莫名其妙的发火,无论是要我吃泥巴还是用柿子砸在我身上,我只会伤害我自己,绝不还手。

虽然如此,但是,我愿意!因为你,是我想努力保护的人!

埃米尔对索拉博说:为你,我什么都愿意!

虽然为了找你,放弃了准备已久的新书巡回签售会,踏上战火纷飞的陌生的故乡;虽然为了找你,冒着生命危险去找暴戾的塔利班组织者,不出意外被暴打一顿,血肉模糊;虽然为了找你,不得不重新面对儿时懦弱而犯下罪孽的自己。

虽然如此,但是,我愿意!因为你,是我唯一能弥补的救赎!

总有这样一份爱,纯粹坚定的感情,干净,没有任何条件,你心甘情愿去付出,无需任何理由,无论对方是亲人,还是朋友。影片的结尾,哈桑真挚而坚定的眼神,埃米尔纯粹而释然的笑声,索拉博拘束而幸福的微笑,挥之不去。

辽阔而宁静的天空,绿得没有杂质的草地,漫天飞舞的风筝,一拉一扯间巧妙剪断。我愿意做追风筝的人,因为,那只风筝,是属于你的。(整理:陈佳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