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战后”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0-11-11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最近发现屏幕右下方安静了许多,很显然周鸿祎和马化腾累了,网友也倦了。看在政府的面子上,二者终于握手言和。
  前一段时期的“战国风云”,360的扣扣保镖让网友云里雾里,腾讯的“二选一”又是让人进退维谷,遭来骂声不断。贴吧开始火爆,评论员也活跃起来,搞笑语录也因此有了新的内容而增色不少。
  现在再去追究QQ与360的是是非非或许已经毫无意义,世间万事原本就没有绝对的是与非、爱与恨。360举着“为了客户的利益”的旗帜,腾讯打着“为网友免费服务”的旗号,既然目标如此一致,却又为何而战呢?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商业性盈利组织,追求道义的前提必然是自身利益的保障,再无私的外表下也会有潜隐的野心。
  就像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一样,任何事物的命运与趋势都是由自身的矛盾而产生,这样想来,这场战争也就成为商业经济网络化的必经之路。当然,在网络隐私被屡屡侵犯的今天,一个安全的互联网需要的不仅仅是360和QQ,行业巨头间掐动的最终目的暂不去细究,但整个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公共隐私保护意识的关注。相互制衡或多或少地保障了网络安全,使整个虚拟化世界不会沦为没有任何安全根基的假想乌托邦。
  当然,在追究企业自身职业道德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行业的法律规范,在此事件中,后者也必然有着无法推脱的联系。若中国互联网相关机制与法律法规相当完善,作为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政府能够及时干预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那么微软与搜狗、腾讯与奇虎等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战争或许能够得到抑制。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我们在享受这些天上掉下来看的馅饼的同时,也应该对这些“高智商的骗局”有所防备,也不至于在这“战乱”时期慌张失措。
  作为网民,我们期待着法律行业制度的完善与企业道德水平的提高,请还原我们一个和平安静的网络时代!(文/孙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