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艺术往往总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镜中的爱情,在传统封建束缚下和现代都市爱情观下分别有着怎样的结局?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以独特的戏中戏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不同时代两位演员迈克和安娜,在展现了这样两段戏里戏外的爱情,从戏里的角色和戏外的人物不同的命运便可看到虚幻与现实的反差。人物在现实和戏中抉择的爱情观,给观众以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一、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和空间设计
同时间顺序式叙事结构的脉络清晰、矛盾集中,一厢情愿地描述和展现不同,本片运用了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将叙事重点放置在对于人物的刻画上,观众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了主动建构人物参与情节叙事。这种结构大大扩展了叙事的自由度和表现力,创造出一种为影片主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为观众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在影片开场的第一场戏中,由场记板开始时空便已经转换,导演巧妙运用了镜头语言在一个镜头里将过去戏中时空和现在时空串联在了一起,以达到流畅转场的效果。
这部电影改编自约翰·福尔斯的同名小说,原本小说中只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是导演却加入了一段现代故事,交织成了一部时空交错的“戏中戏”。这种时空交错结构以的理性思考巧妙地代替了时空顺序式的移情入戏。原作小说有两个结尾,一个是查尔斯宽恕了莎拉对他的伤害;另一个是他离开了,因为他不能接受这个女人的独立人格,也不接受她的同居但不结婚的观念。电影在剧本改编时很巧妙地将两个结尾都用上了,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故事里,他采用了第一个结尾,而在现代故事的部分,他采用了第二个结尾,将两个时代女性的自主意识进行鲜明对比,相得益彰,又凸显了创作者应有的现代意识。
文学即人学。影视剧都是以写人为其中心任务,一切叙事都是为人物服务,这一点在时空交错式戏剧结构的影片中更为明显。它不注重情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而是将情节过程淡化,意义不在故事中而是在叙述中产生,更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使其形象更加丰满和具有立体感。
人物所处的环境就是人物内心的外化。在影片过去时空的前几次戏中,其主要叙事空间在庄严封闭的宅院和阴森的树林中,其空间的象征意义也不言而喻。这个壁垒森严的灰色空间在影片中成为了封建牢笼的象征,也象征着莎拉内心的矛盾与束缚。
二、光影变化和音乐设置的表意功能
影片中色彩和光线的运用推进(推动)了叙事的发展,而这种对叙事的推进是根植于影片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色彩和光线的应用形成了一种对比,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意义。比如,在戏中戏时空中,女主角刚出场时衣着黑色风衣远离至画面深景深处,没有一句对白,灰色的色调,表现出人物与世隔绝心灵封闭的性格和封建束缚压抑的时代氛围;而现实时空里往往采用明调布光,表现出现实时空的真实。,通过这两种时空之间的交错剪辑,不仅辅助了人物情绪的变化,直接控制了节奏,还使得整部影片松弛有度。
在一部影片中,色彩语言是表达电影情绪的一种重要手段。色彩的象征意义无疑是表达影片意义的高度精炼而富有潜在的方式。导演在塑造人物时,对于色彩的表意功能也非常看重。莎拉在刚出场时的黑色风衣象征着人物内心的闭塞和性格的沉郁,而在影片结局段落莎拉的着装变成了一袭白色,这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莎拉以从封建牢笼中挣脱出来,人生得到了救赎。而片中的女二号虽身着的粉红色配以明快的音乐,但比起安娜的神秘黑色在气质上却截然不同。
安娜最后终于从戏中走了出来,可饰演戏中戏里的麦克却已经人戏不分。在迈克家中,戏中戏里史密斯的未婚妻和史密斯的男仆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在一起弹琴已经充分暗示了他们的戏已经结束,所以人都回到了现实中来。在现在时空的最后一场戏中,安娜对着镜子审视着自己,犹豫了一下,可最后还是选择了现实中的爱情。而迈克在进入属于戏中莎拉的房间内时,又响起了专属于莎拉的压抑的音乐,而当他走出房间时,又响起了聚会时的现实时空的音乐。这一巧妙地音乐设置传神的展现出迈克内心的迷茫与失落,而当他向窗外喊安娜名字时却喊的是莎拉,这一语言细节也充分表现出迈克爱上的是戏中的莎拉,已经到了人戏不分的地步。
通过戏内戏外的两对人物、两段情的结局,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渴望回归传统的爱情观。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个以绅士传统著称的古老民族面对现代挑战做出的文化的反思、人的反思,当然也是电影的反思。他们抛弃了沉重,以鲜活的生命寻求着新的自我定位。
(文/崔凯晨 责任编辑/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