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岁的的时候看《卡萨布兰卡》,被伊尔莎和里克的罗曼蒂克爱情深深迷倒,当时的年幼的我只看到了一段惊心动魄,略带遗憾的爱情故事。而前几天我重温这本经典老片,赫然发现这是一段三角婚外恋。但没有改变的是,我一如11岁那年,被《卡萨布兰卡》深深迷倒。唯一不同的是,这次被迷倒的不单单是里面的爱情。
这便是值得探讨的原因,究竟是如何能把听起来俗套至极的主题拍得如此为之动容呢?
首先,卡萨布兰卡这个背景选择:鱼龙混杂的城市,黑白混沌的秩序。然后是二战作为大背景的存在:战争与民族矛盾,生存与爱国斗争。
一个男人如何在这样浑浊不堪的境地保持自己的初衷,一个领袖如何在生存与爱情中抉择,一个女人又该如何选择小爱还是大爱?
这些便注定让这个三角婚外恋故事不俗。
有人说:一个男人对待女人的方式就是他对待世界的方式。
一切的开头是因为消息传来伊尔莎的丈夫已死,悲伤和寂寞让伊尔莎在邂逅里克后坠入了爱河,本来一切完美,尽管战火已燃,也仅需踏上火车便可。但意外是伊尔莎这时得知丈夫没死,而且重伤等着照顾。完美的爱情转变成了伦理和道德问题,这个革命战士的女人选择了留下,里克独自悲伤离去。虽然分别是每个人都不喜欢的,但电影中的分别确是情节曲折,感情起伏的绝佳手段。而伊尔莎和里克的第一次分别,正让她的品质和道德原则得以展现。
然后便有了再度相逢,“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他却偏偏走进了我这家。”钢琴曲《时光流转》缓缓响起,伴着黑人歌手的歌声,四目相接,仿佛一切依旧。纵使电影黑白,胶质略显模糊,但伊尔莎的双眼好似一对钻石,星光闪烁,和里克深邃的双眼相望,已是最好的一段罗曼史。
但可惜的是,时光流转很久,他们在这样的时候相逢,注定进退两难。当深夜里克拉开房间门,赫然一道清丽的白影站在窗前,尽管一开始里克冷着脸问她是不是来的时间不对,尽管伊尔莎是为了恳求里克给他们通行证而来,但他们最后还是紧紧相拥,深情相吻。这时的两人站在伦理和道德的交界线上。他们约定把一张通行证给伊尔莎的丈夫,他们两人留在卡萨布兰卡。而里克另有打算,他准备让巡警队长在他们交接通行证的时候故意抓住伊尔莎的丈夫,然后他和伊尔莎远走高飞。这时观众心中都对老谋深算的里克另眼相看,他已然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即使是为了爱,那也是自私的小爱,在战火煊飞和齐声高昂的《赛马曲》的对比下,显现出利己主义思想,这是他被爱伤害过留下的后遗症。
但最终观众们发现,这不过是导演先抑后扬的又一手段,也正是《卡萨布兰卡》的真正不俗之处,里克是早有打算还是犹豫再三做出的决定我们不得而知,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外表冷峻的酒馆老板没有放弃自己战士的身份。同样,伊尔莎也最终踏上了和丈夫的前行之路。这是一个男人最深沉的爱,也是一个女人对道德伦理的把持。
里克:“就看你的了,小姑娘。”
伊尔莎:“那我们呢?”
里克:“我们拥有巴黎。”
伊尔莎:“哦,是的,我们永远拥有巴黎。”
他们都选择了大爱,让巴黎的那段爱情,让卡萨布兰卡的邂逅活在彼此的心中,成为一生最美好的记忆,记忆是不会变质的,经得起时光流转。
正如每次里克和伊尔莎干杯时说的:“永志不忘。”

文章作者:傅心予 编辑者:唐佳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