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男人是一座山的话,二人成双就是山川。
在断背山之前,我从来不曾想过两座山该如何表露柔情,断背山之后,我明白,山川相依,连绵相存,本就似水柔情。
杰克和恩尼斯同行在德州草原放牧,白天和晚上他们分开牧羊,饭点时一同吃饭,但一成不变的罐头让他们产生厌恶的心情,孤寂感和落寞感更让他们不愿独自对着月亮喝酒入眠,正是在这样的山川相寥中,羊群咩咩无言,风景如画却无声与共,才让独存的两人产生了情感的渴求和心灵的依托感。于是有了第一次的把酒言欢,相拥入眠,在对方的体温中找到这份渴求和依托。然后第二次,向往的眼神代替了一切的语言,他们沉醉彼此。
这样容易遭到非议的片段,李安却用温柔的黄调灯光和水乳交融的长焦镜头让画面感动而被观众所理解。而后的20分钟是全片最明媚而让人追忆的,同时也是杰克和恩尼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他们一同骑马,嬉戏,打闹,共眠。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夏天结束,恩尼斯要下山结婚,杰克要为生计而继续牛仔生涯,两个19岁的少年在分离之即冲动的互举拳头,各自带着脸伤下山。很多人认为两人的交往中恩尼斯一直爱的没有杰克深,当杰克暗示两人以后还有相见的机会,恩尼斯只是略带害羞地含糊过去。但杰克恹恹地开车离去后,却不知道恩尼斯躲在墙角声嘶力竭地哭了,用拳头拼命打向厚重的墙壁,为自己没有勇气而愤恨。
而后两人各自结婚生子,却终究忘不了对方,恩尼斯接到杰克的明信片欣喜若狂,推掉工作等他驱车14个小时前来的相见,他们好似跨越了一整座世俗的山峰相见,车棚下禁不住的忘我相吻,响起撩人的拨弦配乐,所有的聚焦仿佛都在他们两人身上。让观众忍不住为之震动:爱,与性别无关。
李安说: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这座山绝对不单单指同志情结,断背山象征着爱情,自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对无拘无束,没有城市喧纷和生计困苦的生活的向往,它是一处世外桃源,它风景如画,大山大水。
但正如李安的后半句话:那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抵达的梦。杰克和恩尼斯一个需要维系着苍白的婚姻,应付脆弱的家庭关系,另一个则因为被妻子知道了真相而离婚,为自己的生计和子女赡养费奔波着,他们被世俗所困,一年只能相见一次。正如杰克的台词:“我们只剩下这该死的断背山,多想知道我如何放弃你。”
这次分别时的场景耐人寻味,杰克闭眼立在那里,恩尼斯从后面抱住杰克,安静而炽热,无关于性,他说:“瞧,你像马儿一样站着睡着了。”然后他微笑着说回头见。此时电影显现的杰克想象中恩尼斯离去的背影,却是跳上马背而走,赫然是昔日放牧时每次黄昏时的场景。好像他们都还年轻,杰克的记忆始终活在19岁那年夏天,他希望他们就是两匹马,这样站着睡一会儿觉就能重新一同上路,策奔在断背山之中。
两人未曾预料的是,那次“回头见”再也没有回头,已是永远的最后,恩尼斯再次有杰克的消息,是收到一张标着“已故”的明信片。
然后他在电话亭拨通了杰克家的电话,这也是很多人全戏最喜欢的地方——
琳洛:“他说他希望自己死后的骨灰洒在断背山,我以为那是他假想的地方,他说那里鸟儿歌唱,美酒流淌。”
恩尼斯:“不,夫人,63年的夏天我曾和他一起在断背山牧羊。”
琳洛的眼眶发红:“哦…那么…..他说那是他最钟情的地方…我以为他喝醉了。”
短短几句对话,已点明一切。
有爱在的地方,四季如春。
恩尼斯在杰克老家的房间里发现了自己曾经忘在山上的那件衬衫,被杰克的那件包在里面,血迹斑斑的衣袖正是那年夏日他们分别之际的拔拳相加,杰克相较恩尼斯更冲动,带着一股执着的孩子气,他不知道该如何挽留恩尼斯,在这个世俗的社会中,他知道他们不被容忍,也不想恩尼斯落得和小时候村里同性恋一样的下场,他想保护恩尼斯,亦如山川相靠,便是一个世界。

而恩尼斯更为沉默冷静,像大山一样默默无言,但又何尝不深爱杰克。他把两件衬衫带回自己家挂在衣橱门上,把自己的那件反包在杰克的那件外面,旁边钉着那张断背山的照片,恩尼斯深深的望着它们,湿润了眼眶:“杰克,我发誓….”这时配乐的拨弦乐又响起,镜头缓缓转向阳光明媚的窗外。
我明白:爱,一直都在。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分社记者 傅心予 编辑者:谢薇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