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关于死亡的法式黑色幽默

发布时间:2013-12-23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或许这是个压抑的故事,因为它的前半段低沉灰暗。或许这是个给人希望的故事,因为当小男孩出现后一切有了转机。但是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一个够真实的故事。当然这里的真实不是指在现实里人们对死亡也趋之若鹜了,而是指人面对城市带来的压力时对生活灰暗的态度。电影是艺术,源于生活。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自杀的新闻时,当我们感受到无力时,是不是能从这个构想的片子中懂得什么?

如今的动画片已不再是孩童的专属,就如这部诠释生活压力促使人们纷纷自杀的动画片。它基于现实的自杀问题,构想出有那么一间看似寻常却经营着各种“自杀方式”的店铺。开头伴着带点鼻音的法国歌曲,你还会不由自主的跟着那欢快的节奏轻哼。跟着一只鸽子飞越这拥挤的城市,线条与灰色构建的城市。街道上都是面无表情的人,面面相觑,扭曲的线条在他们的脸上。虽还是那欢快的节奏,可我们已慢慢感受到城市的死亡气息。上吊自杀的人,像雨点一样跳楼的人,这个城市失去了颜色。车流不息,感受不到繁华,只有危险。

人们说想自杀的人,你可以从他的表情上看出来。看看那个忧郁的,甚至有点抽象的男人,动画把他身上的阴郁都体现了出来。由一个想自杀又愁找不到方式的男子身上,我们有幸根据指引来到了这家自杀专卖店。若不说我会觉得它是家糖果店,五颜六色的小药片谁知它是毒药。而且唯有到了这里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暖色,店主三岛跳出来欢快的揽客,他说死亡是一件应隆重的大事。他以一种谈论喜事的语气来述说死亡这语气像是谈论着我们平日说的婚礼等喜事,而对于自杀方式的形容更像是美好的体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对死亡颠倒观念的地方。

有人觉得这是部传播积极生存意义的片子,但却不解为何还在最后增添一个三岛偷偷卖毒饼的桥段。我觉得影片不单纯靠男孩转变这些自杀现象来传播正能量,更是赋予了一种自由选择的现实理念。无论怎么宣传生命可贵,总有想自杀的人存在,这是现实。而对于这些人,一味的阻止反而是种拖延,所以给他们自由选择自杀的权利。而有人也反感里面姐姐那段有点香艳的舞蹈镜头。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一段不偿是影片的一个亮点,姐姐的一个发自内心的转变。从小便是被谴责丑陋的姑娘,在如此环境下早有了自杀的念想。而是弟弟一次又一次的感染,赞美,让她内心有了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在那一场艳舞过后,她更加散发出女人的魅力,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而关于弟弟和一群小伙伴观看这个设置,其实单纯的看这很正常,少年对于异性认识的一次经历而已。你说这一家人在兜售自杀方式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我相信整日沉浸在黑暗消极环境下的人,就算只是为了赚钱,也会像是吸烟一样,慢慢就被腐蚀。影片中专门有一段是三岛和老板娘对自杀的思考,其实他们在长久的接触中像是陷入泥潭,似有挣扎却越陷越深。

影片在歌舞的形式下道出生与死的含义。歌舞这种形式带着法国电影的浪漫情怀,更因为曲调能带动情绪。在情绪点的设置上,这部影片似是平铺直叙,但却增添一些情感的带动。从阿伦诞生后无邪的笑脸,便为之前一直以来的压抑带来点暖意。而影片最好的情感带动我认为是在阿伦在屋顶那里。若没有看后来发展,真以为这样一个好小孩要被他父亲逼死,内心为此扼腕痛心。而当他真跳下去后感觉心都碎了,却在他又出现时慢慢破涕为笑。这时剧情到了转折的高点,一家人终于迎来了转变。

带有浓重鼻音的法语歌曲,独特的法式黑色幽默,还夹杂着法国城市的浪漫情怀。它是一部独特的法国电影,关于死亡,却不一味的歌颂生命。最后给你个理念,生命的结束权终究在个人手中。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分社记者 朱嘉祺 编辑者:唐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