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评《金陵十三钗》

发布时间:2015-11-24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战争之中,仍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废墟之上,改写了千年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历史。她们从青楼走来,她们向敌营奔去,她们早已向国家交了生死状,在向耻辱宣战的历史中,她们也是英雄!

从严歌苓的字里行间到张艺谋的尽在眼中,《金陵十三钗》无不展示着一副凄惨却宏大的历史画卷,将国家的悲剧与人物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无论如何,这个故事的情节深深触动着人心——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唯有小教堂还保留着一线生机。在血泪历史之中,它是一个矛盾体:教堂之内,学生,妓女,军官还有教父之间有着层层矛盾,即使大门之外是枪林弹雨,大门之内也上演着人性碰撞后最平常的故事。在这里,有单纯女学生与放荡青楼女子的唇枪舌战,有战场新军和豆蔻少女的儿女情长,有临时神父和聪慧女子的坚定诺言,也有渺小生命与蛮横猎枪的智谋巧取。然而,大门之外,是尸横遍野的金陵城,是血流成河的灰色世界,失去人性的日军在中国大地兴风作浪,狰狞的狂笑毫不在意自己所犯下的兽性罪行。

不错,教堂城门被打开了,襁褓被撕破,安全与冒险碰面,悲剧与希望同时上演。她们,学生与妓女,不再争锋相对,不再互相攻击,此刻,她们是最亲的人,所谓的不知亡国恨的金陵女子用生命去换取学生的安全,载着她们的车奔向死亡,而载着妹妹们的车奔向希望。

悲剧往往更能反映人性,沉重的故事情节在色彩的渲染之下更加深入人心。淡蓝色着装的是未经世事的少女,色彩鲜艳的旗袍包裹着胆大无谓的妓女,黑白长褂之中是理智的教父,布满灰尘的绿军装不遗余力地保护着仅剩不多的生命。小人物的着装展现着人物的性格,不同性格的碰撞在教堂之中留下了永恒的故事。镜头往远拉,我们看见的是泛滥的两种颜色——满天的灰色与满地的血红,废墟硝烟和血肉模糊是这屠杀的证据,所有的颜色都展示着战争的冷酷无情。 电影以灰色为主色调,用暖色调来衬托,用色彩为观众展现了一副视觉盛宴。

最后,来谈谈主题吧。在这部影片之中,原本冷漠无情的教父变得慈悲,原本清高的女学生变得宽容,原本放荡不羁的妓女变成了拯救生命的英雄。在国难之中,同胞放下的是爱恨情仇,放下的是勾心斗角,转而拥有的是同心协力的为生命奋斗的决心。在战争面前,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人格被摧残得令人心疼也令人敬畏。患难确实见真情,奔赴死亡只是为了掩护一场救赎。

历史应当铭记,悲剧不可重演。过去不可改变,却可以警醒世人,我们的国土曾被践踏,我们身在和平年代,要珍惜,要努力。捍卫华夏是每个中国人肩膀上的重担,振新中华是当代青少年的重责!

忘不了的,是金陵之殇……

忘不了的,是含血绽放……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分社记者黑夜 编辑者:王楠楠 黄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