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有色彩的人生 —读《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有感

发布时间:2016-10-25

来源单位:媒体工程学院

“并不是一切都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那时,我们坚定地相信某种东西,拥有能坚定地相信某种东西的自我。这样的信念绝不会毫无意义地烟消云散”

——村上春树

在名古屋上高中时,多崎作有四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两男两女,他们的姓氏都带有色彩——“赤”、“青”、“白”、“黑”,唯独多崎作的姓名中没有色彩,也只有他离开名古屋到东京读大学。作因为姓名中缺少色彩,在五人团体中莫名地自卑着,大二假期返乡之际,多崎作突然被四位朋友告知要绝交,对原因没有任何说明,他深受打击,几至形销骨立,许久许久才恢复过来。十六年来,他们始终没有见面。如今已经三十六岁的多崎作,在女朋友的劝告下,终于下决心去拜访抛弃自己的四个朋友,弄清真相。由此开始他的“巡礼之年”。沉稳的大叔在与同伴交谈后才知道,彼时内向的少年欠了青春多少的笑容,估计是很珍视吧,为了维护五人团体的和谐,本该冲动的少年,都默默地隐藏了情感。当最后一块拼图集齐,谜底揭开,十六年前的秘密、十六年间的变化,以及十六年后的结局,都令人唏嘘伤痛,剩下最稀薄的人,重建大地。

村上说,人若真的受伤,通常会无法直视伤口,想隐藏它忘却它,把心门关起来。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要成长,伤痛就得大一点,伤口就得深一点。

虽然故事被称作是多崎作的巡礼之年,但多崎作在小说里实际上只去了一趟名古屋和芬兰,并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巡礼。他的旅程是为了寻找答案,这个答案是他十六年不敢触碰的伤口,作常坐在新宿站看中央特快线上被列车吞吐的人群,却从未试图登上那辆列车去寻找答案。也许是因为答案并不在旅程中,而是在人群里。村上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痛”,这份痛使得每个人都必须背负沉重的使命感生活,但每个人的痛都隐藏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深处,有着不同的受伤时间和剧烈程度。因此每个人最终都只能一个人负伤、流血、结痂、揭伤疤、去敷药,人的边缘与孤独并非一个人受伤,而是时间和历史给每个人留下的深浅不同的痛。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日本人可真迷恋高中时代,满眼的场景都是清秀的少年和风中的海堤,年近花甲的村上依然带我们溯回了人生的青春期。愿我们的人生都没有骤然老去的片刻,也愿每个人都不失却内心清洁的孤独。

文章作者:14数技2班 周云倩 编辑者:黄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