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从做坏事到做好事

发布时间:2015-05-06

来源单位:媒体工程学院

      人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生来不带来什么,死去不带走什么,似乎只有经历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印在脑海里,别人抢不去,自己也丢不了。它带给我们启示,伴随我们成长,这才是我们自己的财富。

      从上学开始对大学的憧憬到现在真正的经历大学生活,大学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再是为了应试教育而强制的灌输知识,而是给你一个起点让你自己去感受,去理解与明白。

      思修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旁听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听到这个作业我们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什么?我们竟然还可以去旁听!知道了这样的一个作业,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终于,周二的下午没有课,和同学约好了便出发去法庭,初到法庭的我还是被满满的好奇心充斥着,当看到把守在门外的特警是我的好奇心似乎是对法庭的不敬,经过重重的检查与扫描终于我们坐在了旁听的位子上,我的好奇心已经全都转换为了敬畏。

      法庭内部庄严肃穆,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不一会儿法官和被告方一起进来了,法官不是电视中的那样一位让人看了感觉严厉的人,而是一位和蔼平和的一位女士。这时还没有到开庭的时间,法官与被告方开始了交谈,通过交谈,我得知被告方因为延误了原告方的制作商品的订单而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而被要求赔偿。法官接下来便在劝说被告方,不一会儿,原告方来了,带着各种材料,法官,原告还有被告开始了各自陈述最后他们商量的结果都同意了,这一场官司庭外和解了。这些发生的对我们来说似乎有些戏剧化,我们就这样听了一场没有开庭的“官司”,不过结局似乎很好。

      走出法庭,看到了外面的大牌子,滚动播放着接下来几天要开庭的事件、时间还有地点。“交通问题”“离婚案”“抢劫”“故意杀人”“入室行窃”等等。看到了这些让我大吃一惊,本以为这些离我们很远没想到在我们身边发生了这么多。也许解决这些问题法律是最好的途径了。

      虽然没有听上真正的开庭,但是今天的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财富。依法治国才能保证人民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使做坏事的人得到惩治,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官也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那样,他们也是我们人民的公仆,他们一直在努力给我们最好的结果,这才是我们身边的好法官。

      以后我一定要再去听真正的开庭。

      做坏事是会被惩罚,而且还会为自己的心灵带上枷锁,使得自己一生都背负着沉重的包袱。但是做好事则会让自己感受到快乐与自豪感,通过在法庭的经历让我对法律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一个人也许一生做不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好事,但是万万不能做坏事。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思修老师的这个作业让我们从自己的内心上认识到了好事与坏事。

      作为学生的我们或许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做那些人人知晓的大好事,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前些天跟随着辅导员去参加了关爱白血病儿童,倡导无偿献血的志愿活动,穿上那一身红色的志愿者服装似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与荣誉感,我们大家用我们自己微小的力量汇聚成大大的爱心为白血病儿童募捐,不求回报只是希望他们可以健康成长。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爱。

      这样的种种经历带给了我们精神上的知识与教育,相比那些写在课本上的大爱与无私更加生动更加形象。这些经历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上的财富更增添了我们对做坏事与做好事的认识与理解。

      从做坏事到做好事,相隔不远,却又离得很远,好事与坏事通常是一念之间,但是做过之后所带给我们的感受却是十万八千里的差距。经历过法庭的庄严肃穆之后对我们的生活会有更多的感触。

      从做坏事到做好事,这是一条分叉路口,路是自己选的,你的人生经历也是由你自己选择的,你会为你的一生留下哪些值得回忆的经历,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话题。

      人这一生不长,几十年,人这一生也不短,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我们的人生也许现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那么接下来要怎么走呢?全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