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浩说:“惟愿你过得好,像你照片一样好;愿你能顺利,像你当时憧憬的那般;愿有人陪你颠沛,像你一直等待的那样。”
曾经的同窗,如今已相距几十公里,月下的喃喃互语,也已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销声匿迹。到了现在这个尴尬的年纪,是否会想起年少时你我一起许诺的约定。微信、微博的蹿红,用户之间少了些彼此好久不见就要非见一面的热情,反倒更倾向对朋友圈动态的关注。通过阅读好友的动态,看到他在某某地的自拍,欣慰的感到,他应该过得很好,好像又长胖了点。希望下次再见面的时候,自然地说句“别来无恙”,然后两个人跟过去一样,谈天说地,聊个昏天暗地。
少年时怀揣的梦想,无论是七八岁幼稚地想成为一名宇航员,或是十一二岁念念地想当一名教师,还是当前现实地认为能够顺利赚钱就行。所有梦想都承载往事的渐行渐远,有的被实现了,有的被淡忘了。期待随年纪的递增而变得契合实际,梦想也因此在默默地远离。但是,不能因为遥不可及而放弃本来有的梦,“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比如凡尔纳小说中出现的潜艇、直升机等等,随即应运而生。靠的是什么?是天马行空般的思维和敢于挑战的勇气。顺利前行,顺利是指开拓中跌倒后的振作,而非表象安逸的井底之蛙。
前段时间网络上盛传这么一句话——“人生应该有两次冲动,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有人羡慕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人向往纸醉金迷的都市情场,也有人追求平淡而非平凡的另一人。存在即合理,每件事物都有意义。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幸福的定义宽泛没有边际,两个人在一起是幸福,一家人吃顿饭是幸福,朋友一起去旅行也是幸福。幸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评判标准不同,但他们得到的幸福感是一样的。2013年首个国际幸福日,潘基文说:“值此首个‘国际幸福日’之际,让我们进一步致力于包容且可持续的人类发展,重申我们帮助他人的承诺。在投身公益的同时,我们自身也会得到充实。善心会带来幸福,并有助于建设我们向往的未来。”
漆黑的寒夜,等待终会迎来破晓,纵使前路漫漫,也要硬着头皮闯一闯。琐碎的生活,你四处碰壁,撞得鼻青脸肿,被践踏得体无完肤。非周期地跌入低谷,你静静在床上思考明天该谋求的出路。俱往矣,重新起航。一路高歌猛进,这是20岁的我们应有的姿态。定格成功的画面,画面中我们微微上扬嘴角,流下欢笑的泪。
人物链接
卢思浩,治愈系作家,青春励志新秀,是一个秉持自己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他擅长写暖文,《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是他编著的励志文学,他本人也像书中写的那样“只要心里有光,就不用害怕黑夜”。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专题部记者 高锦泽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