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老照片——记在浙江省美术馆里的一番感想

发布时间:2012-12-05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不知为何,我总喜欢那些有时光味道的照片。一张又一张,或黑白,或泛黄,或褪色……
  (一)粉末登场
   在美术馆里看到这张老照片的时候,我在这张照片前站立了许久,许久。从这张老照片里,我看到了记忆深处的红色塑料圆镜,也想起了会于农历3月23日在老家的舞台幕后上妆的戏子和多年前掀帘偷看的自己……
   记忆里很是清晰。婶婶家的那面红色圆镜和照片中的镜子很是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圆镜后面的那一纸壁画。照片中的那面镜子背后是两朵红花,而婶婶家的红色塑料圆镜背后是在《还珠格格》里边的人物——小燕子。小燕子,小燕子,这样算来,时光早已悄悄走了十年。十年前,我八岁。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一面红色塑料圆镜。而十年后,我已成年,再想看一眼当年的圆镜,却只能借这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去回忆罢了。
   张小娴说:戏子多情,也得要遇到多情的观众。想想也是,不然,每年农历3月23日,在老家的戏场下,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孩童如照片里的女孩一样掀帘偷望呢?而台前,又怎么会是人上人海?现今,掐指而算,自己竟有六年未曾在夜幕下去欣赏台上青衣的一颦一笑,也许久没有在舞台幕后踮起脚尖朝帘内张望那些即将粉墨登场的戏子如何梳妆打扮。但是,我想,关于村里那一个古老的传说定会一直流传许久、许久:古时男人出海,家中老母和妻子定会在3月23日这一天到天后宫里向姑母祈福,保佑丈夫外出平安……


 (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记得很清楚,美术馆里的这一张老照片的名字叫“时尚与经典”。画面中的女子头戴一顶草帽,身着一袭黑衣,脚踩一双白高跟,站在老屋门前。而斑驳的门墙上,却挂着老旧的斗笠与蓑衣。此外,还有一把锄头倚墙而立。前者与后者形成鲜明地对比,给看客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我,不知为何,当一看到挂在墙上的老旧蓑衣及斗笠,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这样一幅画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三)那时的懵懂与天真
   第一眼看到照片里的场景时,我想,工人们在挖的应该是火车需经过的隧道吧。
   火车,隧道,嗯,那是多年前的记忆了。记忆中,小小的自己窝在母亲怀里,疑惑地看着母亲的脸,问:“妈妈,为什么火车突然变暗啊?隧道是什么啊?”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亲朋好友的一言一语中知道了母亲当时西进的原因。
   姑姑问:“子洪啊,还记得你去云南吗?当时你只有4岁哦。”
   堂姐说:“我觉得你妈挺厉害的,那时一个人带着你去云南找你爸。”
   外婆指着多年前的老照片说:“哈哈,当时的你多可爱啊,这照片是你爸妈从云南寄回来的,你爸当时在云南做生意……”
   后来,母亲再也没坐过火车。但我相信,有这么一个场景她定会一直记得:一个4岁的胖胖小女孩窝在母亲的怀里,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母亲,问:妈妈,为什么火车突然变暗啊?隧道是什么啊?


  (四)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今天下午,偶有闲空,便把这张照片传到了空间里的说说,然后打下这么一行字:老照片里,他笑得多灿烂。我兀的想起了那句话: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我想,用“春花”一词来形容这一张岁月之脸,着实不恰当。但,这又何妨?人生不就该如此,笑着面对生活。


  (五)那时的敬老院
  我想,城里的孩子未曾见过这般场景吧:一排高挂的纸质名人照,一块写满通知的旧黑板,一台整天播着戏曲的电视剧,几张矮小的竹椅子,还有静坐竹椅子上、眼盯着电视看戏的银发老人……嗯,如此一般的场景,只出现在多年前的乡下敬老院。只是多年前……
  奶奶去的早,爷爷也走得急。我便极少走进自个村子里的敬老院。反之,倒是外婆那边我走得勤。
  只记得,那时的自己是小小的人儿,刚一从母亲的自行车架上下来,便迫不及待地跑去外婆家附近的敬老院,边跑便喊道:“外婆!外婆!我来看你啦!我来看你啦!”
  几年前,外婆家前的空地新起的一幢三层小楼。楼里面,有宽敞的客厅,有亮堂的灯光,有高档的电视……
  外婆拉着前来唤她的我说:“子洪啊,这是新建的敬老院……”
  “哦,新建的啊……”
  (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父亲曾说深巷里的那位老人一等便是六十载……
  那年,十五岁的她被早早的推醒,她懵懂着,一袭红衣,盖头一盖,便是一个小村女子的地老天荒。后来战乱,男人出海谋生,留下小小的人儿独守空房……
  我常常在想,这个年过七旬的老妪该是如何度过这般寂寥的岁月。
  是否,在某些阳光的午后,她坐在自家的门槛穿针引线?长长的针线随着指尖一上一下地慢慢变短、变短、变短……她偶尔抬起头望望远方,在心里告诉自个:等我绣完这个,他定会回来的。
  是否,在香烟萦绕的佛殿堂前,她合掌祈福:佛主,请保佑他平安归来,请保佑他平安归来?
  是否,她也如温庭筠笔下的女子一般,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可是,为何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一张又一张的老照片,或黑白,或泛黄,或褪色,带着些许时光的味道。每次看到这些岁月里的照片,我总会颇有感慨。是啊,农村里长大的我总是很眷恋那些渐渐逝去的风景。例如老屋、蓑衣、斗篷……
  我想,艾青说的对:为什么我的眼泪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先锋通讯社杭州 文/林子洪 责编/张晓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