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热闹是小,人命为大

发布时间:2011-03-10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爆竹声声辞旧岁,春联句句迎新春。”可到了现在,公众对待爆竹和春联的态度迥异,春联越来越被看做有文化味,而烟花爆竹引起的争议却越来越多。今年春节期间火灾频发,损失惨重,再一次引发了是否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争议。为此,传媒先锋网在其人人网主页上发起了一项“你被烟花爆竹吵醒过吗?你赞成烟花爆竹开禁吗?”的投票,截止记者发稿(2月21日)时的投票结果,大家都是否禁燃的态度各不相同,对此记者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
当时钟刚刚迈进农历辛卯兔年的大门,由于燃放烟花爆竹不当而引发的火灾,这个人们都不愿见到的一幕在辽宁省沈阳市发生了。沈阳皇朝万鑫酒店突然发生火灾,造成火灾原因怀疑是由于燃放礼花所引起。 这次火灾堪比2009年元宵节央视新台址北配楼的火灾,令人震惊。
事后经过调查得知,火灾导致大厦B座楼、A座楼表面及部分房间过火,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系因燃放烟花不慎引起楼体外部燃烧所致。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此次沈阳高楼火灾,几乎就是前年央视大火和去年上海“11·15”火灾的一个复合翻版。央视大火的直接原因正是“违规燃放烟花引起”;而“11·15”火灾,“起火楼房外立面上有大量的易燃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是造成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惨痛的教训摆在眼前,然而雷同的火灾事故还是再度发生了。这样的安全现实,无疑让人极为尴尬。它或许再次表明,沈阳除夕火灾的“太惨”,与其说是火灾本身的“太惨”,不如说是事故防范、安全监管不力的“太惨”——“长达一两百米”的“大量礼花鞭炮”,何以就能堂而皇之地被燃放,并且是在外墙包了易燃保温板、具有严重火灾隐患的高楼前燃放?值得某些职能部门进行深刻的思考,到底该不该禁燃,怎样能够尽量避免在喜庆的日子不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
下面记者援引中国新闻网的一组数据来给大家具体进行分析:
在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比去年同期上升178%。除夕零点至大年初一14时,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223人,死亡两人,其中1名伤者被摘除眼球。
在浙江,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七12时整,杭州市市区发生火灾249起,80%以上的火灾与烟花爆竹有关。2月7日,因燃放烟花爆竹,浙江淳安发生山林火灾,6人遇难。
据报道,春节长假期间,杭州市区共接警出动290起,其中火灾249起,抢险救援41起,80%以上的火灾和烟花爆竹有关。整个长假期间,出警密集的是在除夕晚上至初一凌晨,多数消防官兵是在一直穿着战斗服的忙碌中度过。为做好火灾防范,浙江台州市消防部队提前进入了“二级战备”。除夕夜,消防官兵在重点区域和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段穿着消防服上街巡逻,整个春节长假期间,台州全市消防部队共出动执勤车441辆次,出动官兵2855人次,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由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接近火灾总数的一半。“与平时相比,春节期间出警频率要高得多,特别是大年三十晚上。”台州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王勤跳说,“不少消防战士是穿着战斗服过除夕的。”
在山西,春节期间全省发生404起火灾。除夕至初一,太原发生的29起火灾中,11起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
在内蒙古包头市,2月2日到8日,全市共发生火灾176起,直接财产损失34.8515万元。其中,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99起。
另据全国假日办发布的春节黄金周旅游信息通报(第6号)显示,2月7日凌晨,重庆的“千年古镇”——重庆沙坪坝区瓷器口古镇一砖木结构的老建筑发生火灾。与此同时,福州的“千年古寺”——法海寺发生火灾,导致寺内大殿和法堂基本被烧毁。2月10日下午,记者联系了重庆和福州两地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均称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一组来自公安部消防局的数据显示,从2月2日零时到2月3日8时,全国共发生火灾5945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燃放烟花爆竹不妥是导致火灾发生的首要原因。公安部消防局防火监督处处长马恩强称,当前正值风干物燥,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引发火灾。
据央视新闻频道2月9日报道:年三十至初六,全国发生火灾1.1万多起,因火灾死伤77人(40死37伤),直接经济损失超5600余万元(不包括沈阳皇朝万鑫大厦火灾损失)。
此外,来自环境保护部的监测数据显示,2月3日(大年初一),86座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有56个城市空气质量都等于或差于轻微污染,其中南昌、鞍山等城市的空气质量为“重污染”,南京、成都等空气质量呈“中重度污染”。这些污染部分可归因于燃放烟花爆竹。
从上面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欢庆新出佳节的时候,火灾隐患形影不离,使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隐患,在首都北京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警用直升机首次执行检测非法燃放烟花爆竹的任务,我们可以看出主管部门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
燃放鞭炮可以增添节日的气氛,但是燃放鞭炮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火灾、污染、噪音等等。相比较而言孰轻孰重呢?传统风俗不仅仅在于能够顺应民意,融入百姓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不能与现代化发展相违背,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负担。我们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并非盲目照单全收,而应该遵循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理念。总之,尊重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冷静理智的分析和对待。 在此记者提示大家,燃放鞭炮要在规定区域进行燃放,这样既愉悦心情,又避免了火灾隐患,何乐而不为呢?(文/王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