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逆光,他们没法儿拍照,对吧!咱们换个位子坐吧。”一句简单的关切,伴随着一阵爽朗清亮的笑声,让在场所有人不觉一暖。时隔两年,鞠萍再次来到浙江传媒学院,只是这次,她多了一个特殊的身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一头乌黑微卷的头发,一条黑色底白色花的素雅连衣裙,一双黑色漆皮高跟鞋,她还是她,一个曾经活跃于电视银幕前的知心姐姐——鞠萍。
4月29日一早,在人群的簇拥下,一个简短而又极具意义的聘任仪式在行政楼会议室举行。浙江传媒学院校长项仲平为鞠萍授予聘任证书,并热切希望鞠萍以后常来学校进行指导与交流,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戚姚云、党总支副书记高文苗等领导以及在场的同学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鞠萍的到来。

鞠萍姐姐“我把浙传当家”
“这次来,我的心态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我要把咱浙传当家里似的,至少每个学期都回来和同学们见次面。”虽然鞠萍是浙传新晋的研究生导师,但她和和浙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两年前,鞠萍作为声优大赛的评委,已经深切感受到学校同学与老师对她的喜爱与欢迎,并且与同学们进行过深入的交流。这次回家,鞠萍除了是孩子们的童年伙伴,还是业界导师。
“不不不,不要叫我老师,这样显得多有距离啊。就叫鞠姐!”在她眼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她并不是高高在上,很有距离的老师,而是能走近的孩子内心并且时刻保持童心的大姐姐。从大风车到七巧板,从台前活泼可爱的鞠萍姐姐,到退居幕后的制片人、高级编辑,鞠萍一直在不断转换自己的身份,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坚持为少儿节目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次成为浙传的业界导师,她也表达了自己真诚的态度,将会把从业主持三十年的经验与同学们分享,给年轻的孩子们提供好的案例与机会,真正把浙传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引导与爱护。
掌握“孩子王”似的法宝
从北京幼儿师范毕业的鞠萍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但是在幼师学习的舞蹈和八年银河合唱团的经历恰恰成为今后与孩子沟通交流有利的桥梁。
孩子王鞠萍不仅有着甜美可人的声音,跟孩子相处更是有法宝。鞠萍说:“和小孩子接触,摆正心态是关键。”她以“摸头”这一常见的动作为例讲述道,“摸头并不是一个恰当的举动,它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一种反感,你可以搂肩来表示亲近。”对于这一点,鞠萍表示她十分欣赏方琼的主持方式,方琼主持的《激情久久》开创了国内小朋友坐在圆墩儿上接受采访的先河。方琼本身个头儿很高,加上穿高跟鞋,与5、6岁的孩子间的交流和拍摄都非常费劲,但有了圆墩这个辅助物之后,孩子在与大人交流时有了自信心,无论是什么机位,大家能在同一个平衡的画面里出现,孩子们便会想“原来我还能高起来看世界”。“因为孩子需要你的拥抱,多拉孩子的手,给他增加自信心,从身体接触到心灵上的交流。”鞠萍跟大家分享道。

以孩子为中心的沟通
与孩子平等相处是走近孩子内心的基本方法,但是在鞠萍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用孩子式的语式语态来得更重要。比如有些年轻的主持人让一个3岁的小朋友进行自我介绍,但是孩子并不明白什么是“自我介绍”,对此,鞠萍就会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解释,自我介绍就是和大家说一下我是谁,我今年几岁了,来自哪里等等。用孩子听得懂的话,以孩子为中心的主持方式受到鞠萍的强烈推荐。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解释这个主持方式,鞠萍首先拿好朋友李咏开涮,她故作严肃,声音低沉地模仿李咏:“来。小朋友,轮到你给我们才艺展示了!”一下子从温柔清亮的声音转换到粗狂深沉的男声,这一变化引得全场观众发笑,并且由衷赞叹鞠萍声音的多变,也感受到了用孩子语态进行交流的重要性。
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鞠萍向大家展示了与孩子沟通时所必需的优秀主持人素养。她提到,一年春晚的零点以后,李咏与两个小朋友在讲“年”的故事,在鞠萍看来,儿童节目存在它的收视特殊性,节目编排首先应该儿童的生理作息。后来在她的建议下,将节目时间挪到了8点半前。这让在场同学受益匪浅,一个大三播音的男生对少儿主持充满兴趣,提出想要成为少儿主持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童心”,鞠萍用两个字简单明了地答道,如果想要成为少儿节目主持人,首先就应该有一颗童心,这样才能更易与孩子们沟通和交流。其次是需要有一张亲和温柔的孩子脸,无论从身高还是眼神,都需要传达出与人为善的交流感。同时她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大三的播音学生可以开始确定自己今后的主持方向,为以后的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长一双时代的翅膀
从业三十年,仍与孩子们具有共同话题与默契,能与孩子进行无阻碍的沟通,这与鞠萍年轻进步的追赶步伐密不可分。她笑谈道:“二十年前,咱们只有一台机器,要从三个角度同样地录三遍,但是现在一档综艺节目就有一百多台摄像机进行全程无缝拍摄,加上神字幕,观众很是喜欢。”时代在进步,世界在变化,若是原地不动,注定落伍。始终和年轻人保持在同一频道的鞠萍不仅学了会用微信,而且在后期配音上也运用科技手段,这为她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技术飞速发展,发展电子产品的的盛行使得孩子们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少,这使得鞠萍对孩子成长的十分担忧。因此她呼吁家长们,平时不要老想着工作,把刷朋友圈的时间用来和孩子踢足球,做游戏,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能与孩子们交流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少儿节目正在慢慢发展,鞠萍对于孩子的担忧却远远不止这些。她指出,《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形式十分新颖有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与家长增进感情,但明星孩子却在节目中增加了曝光率,这将会影响他们以后的正常生活,而且节目中一些竞争类的游戏太过强调名次,这让孩子在无形中产生了过多的竞争意识,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她强调,作为一个媒体人,不仅要考虑节目效果与收视,同时也要遵守职业规定与道德。就主持人而言,不是一个人就能把整档节目完成,需要靠台前幕后这课大树,“不该说的别说,不该去的别去。”这是最起码的在体制下工作必须遵守的法则。
光阴荏苒,30多年前,鞠萍姐姐和《七巧板》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今天,鞠萍为公益儿童剧《我爱寓言》和《大手牵小手》节目奔走在全国各地。无论幕前还是幕后,鞠萍姐姐依旧享受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依旧是那个“有着甜美嗓音的孩子王”。

文章作者:吴钰莹、董知铖 图片作者:郭金灿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