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情系琅琊

发布时间:2015-12-13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江水悠悠,大雾茫茫。一叶扁舟,一人孑立。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得之便可得天下。

情•义

与君事事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苏轼

何谓天下?在誉王眼中,天下是那唯我独尊的江山宝座;在蒙挚眼中,天下是那金戈铁马的战场狼烟;在飞流眼中,天下却是苏哥哥、武功和美味;在麒麟才子眼中,天下又是情比金坚。

我曾经问过自己,我的朋友,那深信一辈子相交的人,我会不会对他们始终像梅长苏对萧景琰那般。不仅是全心全意,而且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毫不抱怨,即使对方不解真相,即使对方心生怨念,我是否能一如既往的,为他殚精竭虑,事事以他为先?根本不用回答,能够让我震撼的情感,一定是我自己做不到的,我只能仰视,或者敬佩。当聂铎激动万分的拿着冰续草赶到苏宅,却是兜头一盆冷水泼下浇灭他所有的希望,而浇灭这希望的东西,却恰好叫做情义。情义的作用真是强大,它可以让人满怀希望,可以让人在绝望中因为另一个人支撑下去。它也可以让人绝望,因为它可以打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包括对生命的珍惜。看重它的人,宁愿舍弃生命也不愿意辜负它,淡漠它的人,可以把它当做手中的棋子随意摆放,之后弃之如敝履。

何谓兄弟?太子和誉王是亲兄弟,却从始至终因为权力斗得头破血流,一方以另一方的颓败而抚掌大笑。谢玉和卓鼎风是亲家兄弟,卓鼎风为了谢玉亲废一身功力,可最后发现友情不过一场骗局,姻亲尽毁,妻离子散。萧景睿和言豫津是好兄弟,却因为景睿的家室变故,儿时的伙伴在分别时徒留一句“再也回不去”。但即使人去楼空,物换星移,该留下的那份情谊还是会深留在心底,在某个午夜梦回的时刻,那些并肩作战,那些言笑晏晏,都会随着某个人影出现在眼前。景琰一遍遍思念着故友林殊,长苏就一遍遍站在他身旁默默看他思念,梅岭的一场大火彻头彻尾颠倒了人生,可那份比火还浓烈的赤诚啊,怎会随意泯灭?还记得言侯对夏江说的那句话:“你可以不相信情义,但你最好不要蔑视它,否则你终将被情义所败。”夏江哈哈大笑,可他终究还是败了。对付坏人,要比坏人更坏。“他天性不善权谋,那些阴暗的、血腥的事就由我来做好了,景琰的那份赤子之心,我一定要保住。”长苏以谋士的身份待在景琰身边,为他奔波,为他筹谋为他殚精竭虑,哪一点是谋臣?全是兄弟情义。

殇•怜

兽中有人性,形异遭人隔。人中有兽心,几人能真识。——孟郊

海晏的文笔并不华丽,撑起整三部小说的是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运用最多的技巧也只是在场景的切换中加入的一点悬念。但在她质朴的笔头下,却描绘出了一个个无比丰满的人物形象,她把坚韧给了长苏,把倔强给了景琰,把豁达给了豫津,把纯粹给了飞流…….所以,在整部小说朝堂权谋阴险狡诈险象环生的背景下,善与恶被刻画的更加明显,美与丑也更加鲜明。

这本虽是一部朝堂权谋小说,充满着机诡算计。谢玉的阴险狡诈,夏江的辣手无情,誉王和太子的明争暗斗,全部贯穿着整个文章的脉络。但我依旧认为这篇文章的基调是清丽而非昏暗的,即使主人公们行事全都以翻案为目的,但文章依然充满着温暖而非仇恨。或者说即使是所谓的坏人,作者都尽量赋予他们人性善良的一面,谢玉在阴谋暴露后对好友拔刀相向时的绝情是真切的,可就是这样一双充满杀戮的眼睛,他转向妻子时依然充满着温柔和怜惜。“莅阳,你回屋去,也不要怕,我不会伤害景睿。”“莅阳,这么多年,我是真的喜欢你。”即使知道自己已自身难保,但依旧拼力守护,即使知道所爱之人不爱他,但依旧疼惜。他绝情,他不忠,但他绝对是个好丈夫。书中描写爱情的很少,但一段段全是凄美。不管是谢雨和莅阳,还是童路和隽娘或者夏冬和聂锋,都充斥着忠贞与无奈,令人无限叹惋。

小说的结尾对我来说是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喜,惊喜中伴着伤痛,伤痛中夹杂着无奈。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侠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即使江山易主,即使沧海桑田,但若可重返那金戈铁马,豪气万丈,我心依然。梅长苏终究还是做回了林殊,但无论是是梅长苏还是林殊,亘古只系一句话,那就是:赤子之心,永生不死。

文章作者:李薇 编辑者:程盟茹 黄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