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党代会
【喜迎党代会 实现新跨越】华策电影学院:围绕改革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来源单位:全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19-01-10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浙江传媒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即将隆重举行。这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全面开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传媒大学建设新征程中的一件要事。自2012年3月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显著成就,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为迎接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特开辟《喜迎党代会 实现新跨越》专栏,回眸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走过的光辉历程,展望学校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续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全媒体中心先期走进各二级学院党组织,畅谈基层党建实践探索和经验做法。本期,全媒体中心记者何彦走进华策电影学院,专题走访华策电影学院党总支。

华策电影学院党总支始终坚持围绕改革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学院“混合所有制”改革办学的中心任务,将党建与学科专业特色(电影文化)相融合,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形式、载体和机制,积极培育党建特色品牌“红色电影,时代先锋”,积极构建“党建+专业”、”党建+艺术”的工作模式,以支部工作规范化,党建工作特色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教育。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在即,这是全校师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谋划未来五年工作的盛会。华策电影学院自2017年9月成立以来,在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浙江传媒学院、桐乡市人民政府和华策影视集团四方共同努力下,学院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立足“国际化、高端化、项目化”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和社会各方面作用,广泛吸纳优质社会资源参与高等教学办学,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生产实践、行业发展有机结合,不断激发“混合所有制”改革办学的内在活力,学院办学水平和社会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未来五年,华策电影学院将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办学为契机,以党建、学科、专业建设为抓手,以高端电影人才培养为中心,进一步探索学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办学绩效评价改革,不断激发教师参与改革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结凝练浙江高等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经验,努力朝着国内一流电影学院的目标不懈努力。

强化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科学理论水平

学院党总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促进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文件精神和对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方案的批复精神,科学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严格组织落实学习要求,创新理论学习方式。自学院成立以来,共组织进行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共16次,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4次。

不断完善党建制度,推进“清廉学院”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投入专项经费,以项目制形式完善学院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化实施办法、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党建品牌工作室管理办法等基层党建制度。同时,学院领导干部带头落实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支部学习制度、主题党日制度以及“三走进、五联系”制度,认真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加强廉政风险研判、分析,严格落实学院“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制度,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建设。

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弘扬红色电影文化

学院与杭州市图书馆开展支部共建活动,通过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联合建设“红影流年”特色电子影像资料专柜,把红色经典的教育资源进行梳理编目、放映传播,着力打造党建和思政的特色品牌,并以此为平台,增强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营造良好的党建工作氛围。资料编目工作主要由学生党员来完成,放映工作和红色观影活动由学生党支部在学院影片观摩室定期组织放映工作。目前,专柜已存储音像视听资料95件、网络视频资料470件,影片播映数10余次。

加强“党建基地”建设,争做“时代先锋”

学院与海宁市九斤电影珍藏馆签订基地协议,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服务教育基地和电影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两学一做”学习和实践系列活动,定期开展“红色电影周”活动,展映《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辛亥革命》等红色经典影片。积极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志愿者参与电影珍藏馆的义务讲解和志愿服务,在实践锻炼中加强学生的党性教育,让青年学生争做新时代弘扬红色电影文化的先锋。

构建“党建+专业、党建+艺术”工作模式

完善“党建与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机制

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提升典礼文化育人

一是举办AI·FILM学院奖颁奖典礼,设立最佳影片、导演、编剧、制片、表演、摄影、剪辑、美术、录音、视觉效果、原创音乐、人物造型设计、舞台表演、舞台剧目等十四个专业奖项予以表彰;二是举办毕业大戏公演典礼,向校内外充分展示学院办学成果,扩大办学影响力;三是举办新生开学典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对学院办学的认同感及自豪感。

发挥教师党员作用,增强实践创作育人

一是抓住党员骨干教师关键少数,充分利用华策业界资源(每年资助学生实践创作300万),积极发挥“头雁效应”,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创作。16级表演专业学生阿依帕丽·乌古力主演的《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荣获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奖。二是将思想政治与电影专业相融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教师党员李骏的《百部电影导读》荣获学校“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立项。

坚持改革创新,党建硕果累累

学科发展定位更加明确

学院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依托“戏剧与影视学”浙江省A类学科平台,以“高端化、国际化、项目化”为特色,深度融入浙江省“万亿元”文化产业链打造工程,着力培养电影创作高端人才,力求成为机制灵活、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电影创作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

学院借鉴中外一流专业院校人才培养经验,按照电影制作及产业要求,系统设计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全面推行导师制,实行小班化专业教学,力求让学生在进阶式项目创作中学习创作,全面提升专业素质和国际合作能力。

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学院现有教职工79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正高6人,副高11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比33.3%。学院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先后聘请国际知名导演、剧作家3人,国内知名导演、表演艺术家及艺术学者近10人,极大提升了教学和创作能力。同时,学院还加大力度进行创作型师资建设工作,本院教师60%以上具有实际电影创作经验,近年来先后参加《影》《烈日灼心》《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等60多部热点电影创作工作。

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学院将团学活动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积极探索学生内在文化需求,打造青年影人沙龙”和“踏圈”团学活动品牌。近年来,学院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育人载体。近年来,青年影人沙龙紧紧围绕学生中国梦、电影梦”的主题开展,共举办20余期,分别邀请了韩国电影导演朴起镛、中国著名导演陈国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我院教授张光照、当代著名剧作家龚应恬、央视《乡约》节目制片人兼主持人肖东坡、国内著名制作人何静、吴玉江、好莱坞工作者崔米娜、著名影星黄晓明、刘恺威等学界、业界名人名家,沙龙整体互动性强、形式多元、内容颇丰。“踏圈”活动则是搭建师生与影视、话剧行业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影视实践和电影拍摄和演出。近年来,学院所主办的“踏圈”活动丰富多彩,有电影角色招募、电影点映、明星见面会等。如: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剧组、《暗恋桃花源》剧组、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系列电影剧组等来学院招募演员。著名影星黄晓明见面会、刘恺威校园行、电影《爱情麻辣烫之情定终身》主创团队(演员何润东、黄灿灿)见面会、电影《非凡任务》主创团队(导演麦兆辉、演员黄轩、段奕宏)路演等。这些活动,都在我校师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