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19.03
小鉴大学生运动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有言:“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由此可见,运动于人有着莫大的意义,对一个人身体和精神上的成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正面作用。“把脉”大学生弊病最近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和《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显示,相比之前,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综合素质...
26
2019.03
新闻评论那点事儿
新闻评论是什么?新闻评论怎么写?3月25日晚,全媒体中心邀请浙江日报集团浙江在线记者,我校14级毕业生王彬,为下沙校区记者团进行新闻评论写作培训。王彬学长结合自己丰富的新闻评论经验,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新闻评论的那点事儿”,为记者团的成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各类新闻热点无处不在,无论是纸媒的头条热点,还是各类新闻时事APP的推送,我们都有大量的机会去发现新闻热点。王彬首先给同学们列举...
25
2019.03
与相声来一场约会
3月24日晚上六点半,浙江传媒学院桐乡乌镇校区音乐学院多功能厅里传来阵阵笑声。桐乐会2019年开箱表演正火热上演,这场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桐乐会承办的开箱演出如约而至。表演伊始,桐乐会相声演员依次上场,以《大西厢》为串联相声曲目,演员们合作表演了开场演出。本次开箱表演共表演了五场节目,分别有王英、周圣杰的《铃铛谱》;张强、崔平涛的《文章会》;丁炯、王子梁的《树没叶》;王子宁、张子璇的《酒色财气》;丁炯...
24
2019.03
大众、小众,给自己一个拐弯
多元文化时代,小众文化正在以蓬勃的趋势发展,交织碰撞,百花齐放。同时,小众风格的服饰也在慢慢地吸引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消费者,譬如Lolita服饰(指以哥特风格、甜美风格和复古风格为基础的服饰。)、JK制服(日本女高中生制服)、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等小众服饰就愈发受热爱。 “虽然小众,但我是真的喜欢”小众服饰爱好者对于服饰风格和审美有着自己的见解。阿琼(化名)是在高中毕业之后开始接触Lolita服饰的,...
24
2019.03
关于青春,也关于传媒
朱迅用自己的经历告诉青年人:生活会让你遍体鳞伤,但我们仍要相信,伤口长出的会是翅膀。3月23日下午,央视著名主持人朱迅携新书《阿迅》来到了浙江传媒学院。“我把自己出国回国的心路历程和盘托出,希望能在某个无助的夜陪伴你,鼓励你,握住你冲动的手。”从出国到归来,从童星到清洁工,从花瓶到花旦,从“海待”到“接盘侠”,她是永远青春的朱迅。她来了,一袭连衣裙,时而调侃卖萌,时而睿智真诚……就像是一个邻家大姐...
24
2019.03
大江大河,尽在眼前
1978到2018年,四十年的光影已然掠过这片大地,改革开放就像一双大手,抚摸过粗砺泥土,捏造出楼房大厦。被圈圈点点标记出的大江大河、大山大海,加速度奔流着、生长着,来到2018世界的眼前。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股怀旧回忆的大流涌向大众,一大批年代感的影视剧出现,带人们吹开薄薄的尘土,回忆起那个年代。《大江大河》就是其中之一,和其他献礼剧一样,它讲的也是一代年轻人通过个人努力在春风来临时拼出一番天地的故事,...
24
2019.03
再见,1984
他已经战胜了自己。他爱老大哥。终于,一切都结束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这本书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随着温斯顿一点一点地变化,时代的大幕也一点一点揭开,一个癫狂的世界被推到我们的面前,所谓,绝对纯洁的世界。在这本书描绘的世界中,极权主义发展到了疯狂的地步,人对权力的渴望在社会建立以后就一直存在,但在这里,权力不是工具,不是地位的象征,而是目的。对权力的追求发酵成不同等级的产物,老式专制主义的戒...
24
2019.03
告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城南旧事》就随着《送别》缓缓推开帷幕,缓慢地,沉沉地。民乐是为神圣而生的,神圣这个词总有点感伤的味道,回忆里的快乐和悲伤都随着时间慢慢发酵,遗憾也在慢慢堆积。《城南旧事》中出现最多的音乐就是《送别》,它一遍一遍地重复、变奏,昂着头的神圣没有变,传达的情绪却从懵懂到清晰。等英子真正明白离别的意义时,童年就要结束了。片头在问:每个人的童年...
23
2019.03
这一次,是游戏的错吗
2019年2月14日晚上,在本来和谐愉悦的游戏群中,突然出现了激烈言语。一位关心自家孩子成绩的大妈闯入了QQ群,将自己孩子成绩不好全部归因于游戏,并对群内成员进行了激烈的言语指责,这件事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游戏有害的观点在某些家长的心中根深蒂固,而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也仿佛印证了这一点:熬夜打游戏猝死的青年;为游戏充值而盗用父母工资的儿童;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的玩家。这些都为家长们反对游戏提供了有力的论证。...
21
2019.03
“睁”开眼睛看熬夜
有一首诗里这样说:“关于睡眠,这是个让人矛盾的话题,我少不了你,又恨你。人生啊,苦短得让我不敢浪费,生命的三分之一又被你占据。”人们每天与睡眠相拥,而现在却有很多人忽视,甚至抗拒睡眠。“白天不值得,我熬我年轻......”当许多年轻人喊出这些看似慷慨有力的口号,却不知,他们“无睡眠”的“不浪费”,实则是在过度的消费年轻。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组织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