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18.08
蓝之自由
影片名称,画面色彩,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无一不突出一个字——蓝,他对于色彩的运用在我看来可以说是到达了极致,为突出所以重彩,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蓝色道具和场景,一幕幕在我的脑海里翻滚,最终我终于看透从蓝色到自由的一步步升华。隧道里扑朔迷离的蓝色灯光,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幸,女儿手里拿着一张蓝色的塑料糖纸伸出窗外,仿佛在祈求着某种自由,画面色调暗沉,整体的蓝调令人感到不安和压抑。突如其来的车祸让...
20
2018.08
《芝加哥》:音乐剧中的光与影
灯光照明在影视表达和舞台设计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在渲染氛围、人物性格表达、环境表现有着特殊的加强效果。而对于影视和舞台剧而言,即使在同样的方面有着同样的效果但是却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影视照明而言,舞台灯光相较之下更具浓墨重彩一些。妻子在杀人后,面对警察的盘问、丈夫的怀疑,妻子无疑是害怕、恐惧的,所以导演将妻子处于顶光之下,并用冷光照明,充分体现了妻子内心的挣扎以及距离感和不可告人的...
20
2018.08
《倾城之恋》:倾城不如倾人
张爱林曾经说过:“我认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偏偏是爱情。”《倾城之恋》可能是张爱玲短篇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圆满结局。但是圆满中又有着不圆满,恰到好处的结尾,你我都不再深究。而故事的创作和作者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作者通过故事的背景反映自己的生活背景,思想影响,《倾城之恋》的故事发生在旧式大家庭,而旧式大家庭是张爱玲本人最熟悉的场景。“深爱只是为了谋生”这种冷酷的婚恋观,跟她...
20
2018.08
十亿份的开心,百亿份的思考
喜剧电影作为老少皆宜的电影类型,在国内一直备受欢迎与推崇。每逢过年过节,一定会有几部喜剧电影成为票房收割的利器。近几年的中国喜剧电影市场蓬勃发展,而开心麻花一定在其中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一席之地。异军突起,口碑效应自15年国庆档《夏洛特烦恼》以黑马之态成为同档期的最大赢家后,开心麻花团队正式由话剧舞台走向了电影市场,其对于当下观众笑点的把握,剧本的精炼完整,以及沈腾、马丽等极富个人特色的喜剧演员的表...
12
2018.08
触不可及的真意
人类习惯用已知的逻辑去规范未知的形状。原来人们常常会想眼前物为何为眼前物,看不见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存在,诸如此类的思考。用了很多办法,巫术、宗教、科学、哲学……最后走着走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知道的越多,虽然能拓展思维的空间,当你有一天发觉,思维恰恰限制了我们自身,突然之间哑口无言,又无法向前,身旁也是步履不一的人在走着无比相似的路,没有人站在墙外,只好将『精神』修炼的轻盈一点,好飞过那堵肉身迈...
10
2018.08
以全新姿态面对全媒体时代
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在小学期落幕后悄然而至,但是吃喝玩乐并不是这个暑假的开始与主题。我与另外三名成员组成的团队筹划了近一个月的媒介素养暑期实践终于拉开了序幕,筹划如此之久的实践活动就好像是自己精心培育的种子顺利地开花结果,有收获,更有许许多多的体悟。而在这过程之中的所有经历,对于我个人来说,都使我不断成长。崭新时代,科普丰富媒介知识此次暑期实践的主要目的,便是宣传介绍与科普当今时代的传播媒介,以及...
10
2018.08
【暑期特稿】缺失与弥补
2017年3月,一本《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引发热议,众多家长认为书中的性词汇过于露骨,不宜让小学生过早接触。最终这本由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经过九年教育实践的教材被强制撤回。在中国,多数老师或者家长谈到“性”,会隐晦地扯东拉西,中间的内容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但最后的结尾倒总是很掷地有声:这是个不好的东西,有很多危害的,所以不要做。美国性教育学者Dr.Rayne曾经这样说来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性教育会...
10
2018.08
一座城,一片海
“和我在海边的栈道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也许很多人都有一个梦,关于阳光、海浪、沙滩、船长……自幼成长于海边的我,对于大海有着独特的情感,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我家门前的这片海——北戴河。北戴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它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渤海湾北岸中部。北戴河是驰名中外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被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摇篮"。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称为"东亚避暑地之冠",成为中国著名...
10
2018.08
家园 阳光 爱
在这个世上,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幸运,也少有人会无止境地不幸。当上帝无意为你关了一扇门,便一定会仁慈地为你开出一扇窗。“陆老师好”、“哥哥好”、“姐姐好”……“陆老师,我昨天下午走丢了。”“陆老师我手指擦伤了。”“陆老师,我……”来到阳光家园,屋子里坐着的是当地的智力、精神残疾人士,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到刚出去不久的家园负责人回来,学员们像久别重逢迎似的迎上前去,一遍遍分享和诉说自己最新的“生...
07
2018.08
公馆里的奋力自由
“我不是为了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起我拿起笔来。我写《家》就是在挖开回忆的坟墓。”这是巴金在回忆写作时所说的话。看过巴金先生《小狗包弟》、《大堰河,我的保姆》。再追溯到巴金先生的前半生,便能深深体会到他对旧社会的愤恨。巴金先生就好像书中的觉慧,他似乎借着觉慧的口、觉慧的肢体、觉慧的思想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批判。我甚至觉得觉慧就是巴金先生。幼时的巴金先生被迫目睹着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