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钱塘区红色经典进校园启动仪式在下沙中学举行。由我校党委书记杨立平担任总策划的浙江省文化艺术基金项目《向青春致敬》走进下沙中学,共同演绎了一堂充满“文艺范”的思政课。
这堂思政课以“致敬百年芳华、青春向阳而生”为主题,分为血染的青春——希望的曙光、火热的青春——忆峥嵘岁月、飞扬的青春——春天的足迹、奋斗的青春——时代的召唤、永恒的青春——共筑中国梦五个篇章,整节课以红色为主线,以舞蹈、歌曲、朗诵、情景剧等多种形式,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青春的故事和钱塘区发展的故事。思政课把舞台变成了讲台,把剧本变成了课本,主持人变成思政老师,带领大家穿越百年时空,用青春之声讲述百年党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打造了一堂有情怀、有温度的思政课。
思政课在下沙中学校舞蹈队的《递一抹红》舞蹈中拉开帷幕,舞蹈以一群抗日少年的故事为背景,为保护一份秘密信件与敌人斗争,虽惊心动魄,却顽强不屈,妈妈亲手缝制的红军帽给他们带来一缕曙光,激起他们强烈的抗日之心,她们用一顶帽子传递着一份信念,一份力量。
我校薛薇、张哲老师和同学们给大家带来了《英雄赞歌》《北京颂歌》和《灯火里的中国》,他们通过激昂而抒情的歌声,让在场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英雄情怀,穿越时空见证光辉历史,让英雄的精神、历史的回响流淌和延续,让爱国主义情怀在心中发芽,这节特殊的思政课上,他们用歌声记录历史,用掌声激励现在,用歌声憧憬未来。
一个有着9000 多万党员、46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政党,一个在有着 14 亿人口、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长期执政的政党,靠什么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什么中共一大先是在上海开、后来又来到嘉兴南湖上开?……浙江传媒学院周熠钒同学和下沙中学优秀团员代表带来的微党课《可爱的中国》为观众解开了疑惑。回望来时的路,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崎岖蜿蜒的羊肠小道走来,从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危难艰险中走来,从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走来。
重温百年党史、缅怀革命先辈,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远大光明的未来贯通起来,不忘初心,更好地走向未来。下沙中学杨宇豪、孙若依、林于哲、沈子昊、康悦彤、郑可盈六位同学带来的深情朗诵《百年党史,筑梦钱塘》,通过“百年风雨路,奋进新征程”和“共筑钱塘梦,争当排头兵”两个篇章告诉大家,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勇立潮头,争当新时代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向青春致敬》是我校为这堂特殊的艺术思政课精心准备的一个节目,通过“同学一段党史、同唱一首红歌”,将党史与音乐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时尚与经典结合,以音乐回望党史,用歌声铭记初心,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让更多的青少年们在歌唱中重温革命传统,传承红色文化,与历史共振,同时代共鸣。
“只有了解党的历史、走过的道路,才能正确认识现在、走好当下的路,也只有正确认识现在、把握当下,才能明确方向、走好未来的路;要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学习工作的能力,以奋斗赢得未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提高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党史知识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参加本次艺术思政课的共青团钱塘区委员会(筹)书记钱玲勉励同学们说,“新成立的钱塘区正擘画蓝图,开启新的征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座的各位与钱塘大地的历史进程同生共长,命脉相连,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向着浪高风急、冲破逆折处勇毅前行,在搏击浪潮中绽放绚丽之花!”
钱塘区教育局(筹)罗勉副局长,我校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主任周海峰、团委书记刘杏,国家教育部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我校王保华教授,以及来自景苑中学、河庄中学、幸福河小学、云帆小学、钱江小学和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的团队干部一同参加了本堂思政课。这堂特殊的思政课也是“六一”儿童节送给全区青少年朋友们的一道精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