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传媒

    浙传高华老师执笔编剧的《面具背后》 央视首播收视第一

    发布时间:2019-04-09

    来源单位:全媒体中心

    4月1日,由浙江传媒学院高华老师第一署名编剧的悬疑年代剧《面具背后》在CCTV-8正式开播。首播当天,便荣登中国广视索福睿媒介研究(CSM)电视剧实时热播榜首!

    高华:我校文学院教师,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从事编剧行业已经有11年。其代表作品有《盖世武生》《梦寻——汤显祖传》《忍无可忍》《七把枪》《面具背后》,他的处女作电影《盖世武生》斩获了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入选纽约中国电影节。

    《面具背后》主要讲述的是孪生兄弟在不同人生境遇中的不同选择。故事以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为背景,主人公徐继发是一位民国特警。在调查一宗离奇命案时,他被卷入一场上海滩名流的阴谋之中。追寻真相的同时,他与孪生兄弟意外重逢,使他沉寂多年的真实身份以及兄弟俩扑朔迷离的家族悬案渐渐浮出水面。高华认为这部剧拥有凝练的“故事核”——草根环境下的平民英雄式奋斗。这个核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剧本创作与改编的创意点和出发点。

    ▲电视剧《面具背后》海报和编剧人员名单

    “剧本创作不是纸上谈兵”

    “故事核就是你灵感的起点,要去思考故事的起点是什么,如果找不到,这个故事一定是难看的。”《面具背后》改编自韩国电视剧《复活》,高华在对《复活》进行大刀阔斧改编的同时,保留了原剧中的重要角色和核心剧情,即一对双胞胎兄弟和他们阴差阳错的命运——这是《复活》吸引高华的点,也是《面具背后》的起点。

    高华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文学、历史等各个方面,没有特定。“《盖世武生》《七把枪》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我看过的历史材料,《梦寻——汤显祖传》的灵感源于美国电影《莎翁情史》。”灵感到来时,高华非常清楚是什么东西在吸引着自己,他进行故事创作的出发点就是“我喜不喜欢它、它有没有打动我,写它写得过瘾不过瘾。”就像《面具背后》的创意点,“我觉得这个东西很精彩,我就是很想去表达,不表达甚至让我很难受”。

    冲突性强的作品是高华所偏爱的,他甚至觉得,制造创意点、制造戏剧性冲突是编剧最重要的技能。在《面具背后》的故事中,“草根”和“上流社会”之间的碰撞就充满了戏剧张力。“一个完全跟上流社会没有关系的草根,他有机会踏进上流社会做另外一个自己,他能不能去代替那个公子哥,这太吸引我了。”高华说。“我的故事会有一个节奏,我想要完成的目标就是,故事的每个节奏都要打到你的心坎里,每个节奏都让你不掉线,每个节奏都让你的思想跟着我走。”这也是《面具背后》能够获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编剧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剧本本身,一个好编剧一定能创作出优质的剧本。高华认为,编剧技巧是衡量编剧质量的重要因素,编剧技巧除了写作技巧,还包括对生活的细致考量。剧本创作不是纸上谈兵,理论上的丰富永远无法代替实践。创作者要将理论真正落于行动,从实践中积累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质量。

    ▲高华和《铁齿铜牙纪晓岚》编剧陈文贵老师合影

    心有明心灯

    在高华的创作生涯中,其笔下的作品大多充满时代感,尊重历史的同时不拘泥于历史本身,焕发出别样的生机。《面具背后》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没有被缚于传统的“真人真事”写作模式,而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虚构了一个民国时期全新人物的悲欢离合。

    高华进入编剧行业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但他对历史也怀有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他都愿意去了解、去关注。而在进入编剧这一行后,对那些从生活、文学、历史等各个地方捕捉到的灵感和故事核,他依旧保持着热情。

    “这个东西很精彩,它吸引着我,我就想把它表达出来。”他认为,“写自己喜欢的剧本是一件快乐的事。”

    有时候,他并不能按照自己擅长的写作风格和类型创作作品。面对这种情况,高华选择转换一种思维,他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和快乐,积极适应和挑战不同风格的剧本创作,从中收获新的创作灵感。在这基础上,高华强调,虽然剧本创作有时会受缚于工作,但“一定要有所取舍”,不要为了写作而写作,兴趣和热情永远是第一位。

    ▲高华和《武媚娘传奇》编剧潘朴老师合影

    路有坎坷路

    剧本创作以及它的影视化过程非常复杂,编剧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剧本需要适应各种各样的条件和要求。

    影视作品光鲜亮丽的背后,是编剧痛苦的写作过程。出品方、制片人、合作方,各方要求最终都要落实到剧本,编剧也必须为此对剧本进行反复推敲。高华之前的作品《七把枪》曾进行了17遍的打磨修缮,《面具背后》在创作期间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历时两年半才最终完成,“甚至在拍摄期间还在不停地修改完善,结局都是现场创作的”。

    “作品好是意外,能完成已经是惊喜。”从业路上存在着诸多坎坷,但高华的内心也已经被磨练得很强大了,“有的作品没有成功只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而我坚持把编剧这条路走下来,是因为我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反反复复的证明,我相信这条路是奏效的,我知道这样写是对的。”

    寄语后来者一路需躬行

    2018年中国青年编剧生态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成的受访编剧表示他们存在职业焦虑。由于社会环境和个人情况的双重影响,许多编剧专业的同学在毕业后选择转行,去从事一些收入稳定、工作压力小的工作。面对这一现象,高华表示,真正热爱剧本创作、真正想在编剧行业有所成就的同学一定是坚持到底的同学,没有人生来就能成功。

    编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种,从业者需要相当熟练的技巧,这不是看两本书就能够得到的,想要进入编剧的高阶段位其实很困难。在高华看来,年轻人想要走编剧这条道路,首先要放下功利心,脚踏实地,沉下心来学;其次一定要跟随良师,汲老师之所长。九月,高华将回到浙传继续授课,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助力学生的学习成长。

    将编剧道路坚持到今日的高华,早已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站稳了脚跟。《面具背后》的收视率让高华有点出乎意料,但他并没有感到兴奋。他很开心,但不兴奋,因为“第一次取得这样的成绩会很兴奋,但《七把枪》已经有过这样的成绩了。”

    高华正在准备另外一件全新、同样会让他感到兴奋的事情,那就是小说创作。“这是一个全新而又未知的领域,我愿意去尝试。”他把兴趣爱好和编剧创作真正融为了一体,不断挖掘灵感点,保持对写作的新鲜感和敏感度。

    人们总是看到荧幕之上的故事,但隐于荧幕背后的,常常是不一样的风景和故事。编剧是一个充满着可能性的职业,他是荧幕背后最开始的造物主,悲欢离合都在他纸上,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