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只需嘴角上扬而已,但它不仅仅是一个弧度,更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动的信号。1948年,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确立为“世界微笑日”,倡导人们用微笑感受世界的美好,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愉悦和友善,促进社会和谐,这也是唯一一个庆祝人类行为表情的节日。
小时候收到爱吃的零食、想要的玩具就会满心欢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微笑似乎变得没有那么容易,日渐繁琐的事务总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微笑少了,开心少了,感动少了,多的是隐藏与伪装,我们越来越难向他人敞开心扉,感觉人与人之间有了隔阂。但是作为一名浙传人,却能发现身边善意美好的人和事从来没有少过,他们给我们带来的那些温暖与感动,我们应该感谢并且铭记于心。时光荏苒,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美好而感动的瞬间。
做你身前的引路者,带你见证流年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忆起当年在浙传校园初识的同学,那张略带懵懂青涩的面孔,那双装满浩瀚星辰的眼眸……此刻,他们已经背起行囊,准备告别了。
来自14广播电视工程的刘静雅,回忆起大学四年的时光中,总是会想起那个人,“我和他在浙传的校园里相识,仿佛冥冥之中安排好的那样,一见如故。”他们互称“兄弟”,仗着身高优势,他自称叫“老大”,刘静雅就成了“老二”。平日里刘静雅叫他“活地图”。他是河南人,可当问起他其他城市的地名时,就没有他不知道的,“只要告诉他起始点和终点,他就能分毫不差地告诉你路线。”
临近分别之际,大家组织了一场毕业旅行。“我们一起去了西安,去参观了各种名胜古迹,从秦始皇陵到兵马俑,从大雁塔到市区,我们爬山,坐缆车,看日出,挥洒着我们的青春时光,与内心隐隐的伤感。“这些与他在一起的日子,我真的永远都不想忘记,”刘静雅深情地说。

由于各自实习地点不同,他们也到了要分别的时刻。“我的车票比他早,分开的那天,他一路送我。我们坐着公交车,从钟楼一直到了火车站。下车后在路边的大排档吃了点小吃。付账的时候,他执意要给,我说‘老大,大学的这四年,你给我掏了多少饭钱啊,真替我爸妈省心。白吃白喝了你多少顿,总得让我请你一次吧。而且,下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他听完后默默地收回了手。我们俩一直在售票厅坐到了凌晨,聊了很多大学时候的趣事,突然他说:‘你该上车了。’我低头看了一眼时间,离开车还有半个小时。他帮我拎起了行李,送我到检票口:‘只能送你到这了,以后记得要多来河南找我玩啊。’听到这话的时候,突然感觉鼻头一阵泛酸。我接过他手上重重的行李,走了进去。拐角处我回头看他,他就站在护栏外面,看到我回了头,急忙踮起脚,用力向我挥手,那一瞬间我还没来得及示意他任何,就被人流挤得望不见他的身影了。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每一滴泪水,都包含着我们浓浓的情。”
高中的时候,老师说过,大学会是你人生之中最美好的一段经历。刷夜,军训,夜谈,带饭,签到,失恋,觅食,逃课……每一个瞬间都是难忘的时光,正是这些瞬间的存在,才组成了美好的大学生活。大学是留不住的青春,是不能重来的岁月,也是不可复制的感动。愿我们的大学绚丽多姿,一路走来都是最美的风景。
做你身旁的依靠者,陪你共度芳华
“每次回忆起那一晚,心里啊,真的好暖好暖。”难掩的甜蜜浸满李鑫清秀的面庞,这个来自15文编的姑娘款款地讲述起独属她的那份感动:
那是她二十岁生日的晚上,刚过了零点,就陆陆续续地在朋友圈里看到亲友和同学们发出的祝福。就在准备洗漱的时候,宿舍突然传来敲门声,她和室友都很纳闷,这么晚会是谁呢?“当我开门看清人的那一瞬间,就不自觉叫出了声‘老朱!’”,李鑫的笑容含着些许羞涩,清澈的眼神中闪着光。“老朱”是李鑫最好的闺蜜,大家都叫她晓倩,但为了体现出她姓氏的特色和深厚的“革命友谊”,李鑫决定将“老朱”定为称呼她的私人代号。

李鑫还记得当时打开寝室门时,老朱一只手端着电脑,另一只手放在唇边“嘘”了一声以示安静,然后拉着她走到书桌前,将电脑放在桌上,轻轻按下键盘,屏幕里就开始播放出一段专门为她生日而剪辑的视频。短短的几分钟里,浓缩了李鑫之前在学生作品中演绎的各种角色和她日常生活中的照片,把所有不同的情景按一定的逻辑发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还配着恰如其分的优美旋律。
看到昔日的倩影一帧一帧地被搬上屏幕,她的心里百感交集:“我从未想过有这样一个人会如此认真地为我做一件事,给予我惊喜和感动。也许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件事是多么平常和不起眼,但对我来说,却刻骨铭心。”她会永远记得那个在她最低落的日子里常常陪她骑行环游钱塘江抛掉烦恼的女孩;那个每天都在楼下等她放学的女孩;那个在最美的青春时光里陪她畅谈人生的女孩;那个给了她独一无二生日惊喜的女孩。

那段时间,老朱每天也有很多任务,一边是实习的繁琐工作,一边是校内的繁重课业。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依然愿意每天抽出时间为李鑫精心准备礼物,说到这里,李鑫的眼眶闪着点点泪光,她感叹道:“大一的时候,老朱总是说毕业遥遥无期,可是时间走的太快,一转眼就各奔东西了。”
无论我们未来会走到哪里,无论是朝夕相处,亦或天各一方,永远都不会忘掉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希望我们永远都保留着那颗愿意记录平凡感动的心。
做你身后的奉献者,看你辉煌成就
其实在我们身边,不仅有陪你度过低谷、见证你出彩的朋友,也不乏有默默付出的人,为了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便利,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任劳任怨。
井师傅是黑龙江人,在学校工作已有14年,负责管理器材室,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4点是他忙碌的工作时间。器材室里的物品器材都分类清楚,摆放整齐,每天有人来借器材他都会严格要求登记,他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自己在岗期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得完美,做到不给别人填麻烦。”
他与同学相处融洽,之前毕业生回母校,也会来这里看望他,向他问候。学生们依旧记着他的付出,没有忘记在学校的角落有这样一位老者在默默奉献着,这也许就是对于井师傅来说最温暖的事——自己的耐心负责得到了反馈,鼓励着他继续做好这份工作。他幸福地说:“我们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学生都是来学习知识的,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学生们劳逸结合,用业余时间来锻炼,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的样子让井师傅感到欣慰。

在采访过程中,有一支球队刚好结束训练,还球时,井师傅热心地教大家如何快速地查球,这都是他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他说:“工作要充分利用时间,才能提高效率。”
日复一日地做着繁重枯燥的事,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工作时间也很紧张,井师傅却并不觉得辛苦疲惫,他还说:“我们真的没做什么,我们还有很多要求不到位。”他认为,为了让大家工作学习放松心情、缓解疲劳,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值得的,这些付出都不足挂齿。在我们身后,有千千万万的人在付出着,我们需要记录下这些生活中温暖的点点滴滴,把这些感动当作人生前进的动力。
感动似乎是个有点老套的话题,但生活中总是充盈着细碎的事,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单的旅行者,有了大家的陪伴,即使前方荆棘蔓布也让人心安。微笑传递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虽然世界微笑日已经过去,但是在浙传依然不乏有暖心的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我们在这个温暖和谐的校园里生活成长、共度青春,这是所有人的家,让我们在这个家中甚至家外继续心存感动,传递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