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召开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 主题为“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向世界范围内1500多位重要嘉宾发出邀请。此次,浙传最终有286名志愿者经过层层筛选,从此她们有个好听又可爱的名字——“小梧桐”。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16礼仪胡耀丹是这次礼仪志愿者的领队,负责带领整个礼仪团队完成引领颁奖等工作。在乌镇的10天当中,前七天是准备工作,如熟悉场地和流程等等,后三天才正式开始工作。这是胡耀丹第二次作为小梧桐参加互联网大会,和去年不一样的是,今年对小梧桐的考核比去年更加严格,尽管如此胡耀丹还是顺利通过考核并被任命为礼仪队长。胡耀丹觉得这次的小梧桐之行收获颇丰,在会场上能听到各位精英人士的讲座,学到乐善好施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因为需要照顾到一百多名礼仪志愿者中每一个人的情绪是很难的,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胡耀丹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事。曾有一次跟副组长因为午饭的问题发生了一点争执。后来胡耀丹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确实有点性急,她意识到留意关心每一位志愿者的心理生理状况,尽量照顾好组内的每一份子,这是作为领队应当尽到的责任。

胡耀丹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首先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其次还要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态度,当然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说到这里,胡耀丹笑着评价自己的优点是比较认真能吃苦,但同时也有点较真,有点轴。为期十天的工作中,胡耀丹最感谢的是张擎老师在平常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白天带着“小梧桐”们去工作,晚上还会到各个房间送药,照顾每一位志愿者的身体,关心每一位志愿者的情绪。
对于胡耀丹而言,自己想要成为志愿者是受了姥姥的影响,姥姥一直强调: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长大后胡耀丹便常常加入各类志愿活动,做志愿已经成了她的一种习惯。而也有人认为每一次志愿活动都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能与所有的工作人员一起把活动服务工作做好,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17文编杜蕊君是今年互联网大会的道路指引志愿者,具体工作是景区道路引导和会场指引,她在这段时间工作了三天半,学习了五天。和之前参加过的宝石山寻访,西湖志愿者,敬老院志愿等活动不同,这次的活动规模更大,更严谨,对自身的要求也比较高。杜蕊君提到,除了需要最基本的英语水平,语言组织能力在平常的对话中显得尤为关键,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语言组织好告诉嘉宾,与此同时对记忆力要求也很高,志愿者们要对乌镇复杂的地形非常了解,并熟知需要走的各种道路。杜蕊君笑着说在乌镇的那几天,除了拼命记路就是练习英语。工作虽然很累也有艰难的地方,但却依旧有令人感动之处。蕊君说志愿者的服装是裙子配丝袜高跟鞋,有几天乌镇非常冷,好多人都已经冻的感冒了,而她站的地方后面是一个卖乌茶的店铺,店员小姐姐人非常好,休息的时候会让她到店里休息取暖,还给她提供热水,令她感到十分温暖。杜蕊君还提到志愿者之间也彼此帮助,如果有空还会替身体不舒服的人多工作一会。
这次是杜蕊君第一次当互联网大会的志愿者,在经历了为期8天的工作后,她认识到电视所刻画的志愿者不是很客观,只展示了她们光鲜亮丽的一面,而当她真正加入志愿者这个行列,真正经历了之后才发现志愿工作其实很困难,非常能够磨砺一个人的意志,除此之外,他还学会了在遇到了挫折之后如何可以不忘初心的继续干下去。在这次工作中,杜蕊君最感谢的人是和她搭档的学姐,因为自己去得较晚,很多东西不太懂,学姐都会不耐其烦教给她,帮她记重点扣细节,吃饭轮岗每次都会让她先去。杜蕊君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应当具备不求回报,不抱怨,认真,细心,为人处事得体等能力。她还说自己一定会好好学习英语,练习口语,下一次会报名一对一志愿者,并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再次展现给外国友人。

栉风沐雨,笑迎来宾
17新闻学二班魏祎霓作为会场翻译引导志愿者参加了本次的互联网大会活动。她表示,当时对这个世界性的互联网盛会很感兴趣,希望能借此开拓眼界,积累志愿经历,同时还可以在欣赏乌镇美景的同时提高英语能力,因此她毫不犹豫的报名当了志愿者。魏祎霓曾做过浙江省科技馆的展馆解说志愿者,相比互联网大会翻译志愿者,是比较轻松的,而因为这次活动的性质,规模大,含金量高,志愿时间也更长更加严谨。魏祎霓认为互联网大会翻译志愿者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她的英语能力,也掌握了大型会议的引导技巧,不仅见到了很多各界精英人士,还有幸和康辉合了影。当然,为期九天的志愿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需要熟记会展中心地形图,并掌握英文说法,还需要长期穿高跟鞋站立,这些对魏祎霓来说都是挑战,不过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她还是很完美地完成了志愿活动。魏祎霓还提到作为志愿者,自己的优点是热情,开朗,负责,而不足之处则是在给嘉宾解决问题的时候还需要更加细心,更有耐心。

魏祎霓表示从前都是在电视上看互联网大会的,这次在现场做志愿者,更是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到活动当中。她真切地感受到一场会议从最初的准备、彩排到开展,再到结束后的处理过程中间的种种不易。这次的“小梧桐”之行十分的顺利,魏祎霓认为要归功于她的带队老师和一起住的室友。老师给了她很多鼓励,也为她安排了很多场次,让她通过很多实践机会增长见识。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她和室友彼此互相照顾,在相处的短短十天里,彼此都十分快乐。

“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志愿工作虽然辛苦,但充满乐趣和成就感,在这处交织着古老文化和现代技术的小镇上,“小梧桐”们以热诚周到的服务,展现着中国中国青年的新时代形象,展示着浙传学子的新风貌,让“乌镇蓝”变成了一抹有温度的蓝。至此,“小梧桐”的志愿服务告一段落,但是乌镇于梧桐的故事仍未完待续,期待明年有更多优秀的“小梧桐”们来续写乌镇梧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