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系列产品第几代又上市了你熟稔于心。
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又更新升级到哪一版本了你也了如指掌。
近期哪一个著名作家发表了哪一部作品你是否了解?
全媒体时代,各种数字化设备铺天盖地地向我们袭来。乘一列地铁公交,举目望去,都是盯着iphone、ipad、Kindle等电子设备的低头族,指尖游弋于屏幕之上,却很难看到一个手捧着纸质书专心研读的身影。电子书对于纸质书来说,是补充,还是替代?

个人阅读习惯的不同、要求的差异,都会成为我们选择阅读方式的主导因素。记者在亚马逊用户论坛和知乎中了解到:有的人“喜欢电子书的搜索,知道只言片语就能迅速定位”,有的人则“喜欢纸质书的质感,这一点是电子书等其他高科技数字设备无法取代的。”“两者的差别在于:Kindle更适合小说文学类的书籍阅读,而专业书、技术工具书等实体书会更好,也方便记笔记、做标注”。电子书具有轻快便捷的优点,但习惯了阅读时用笔在纸上勾勾画画的,或者偏好印刷的油墨纸香的人,电子书以再快的速度更新换代也不会削减他们对传统纸质书的偏爱。纸质阅读时手和书本摩擦的声音和质感,是电子书所不能取代的。当然,技术的革新使电子书的弊端也得以改进,承载电子书的设备早已经从最初的LCD屏幕升级成为了更环保健康的Elink电子墨水屏幕,电子书阅读对用户眼睛的损伤也大大减小。
中国新闻出版社研究院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结果显示,74.4%的18-70岁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这意味着,传统阅读仍是主流。电子书可能在未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并不能取代传统纸质阅读。电子书是给读者带来方便快捷等诸多好处,然而在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我们还是会看到寥寥几个人手捧着一本书翻阅。从近年来人们大力倡导的环保消费来讲,电子书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的保护功不可没。在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普及的今天,电子书取代纸质书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也愈加猜疑纸质书最终是否会消失。但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虽然电子设备在技术、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上给消费者带来诸多方便,但再高端的技术仿真,也无法代替纸质书阅读给我们那种独特的感觉。原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金丽红说:“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增加了阅读的便捷性,但随之而来的娱乐化容易让读者忽略阅读的本质,趋于浅薄,而深阅读、重阅读必定是归于纸媒的。”

苹果之父乔布斯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这么一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用中国式的翻译人们把它理解为:求知若渴,虚怀若愚。对于一个求知的人来说,读书比用什么读更为重要。阅读注重的是收获、是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阅读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电子书是否会取代纸质书的争论也没有多大意义。毋庸置疑,电子书的出现对传统出版业是一次颠覆,一种挑战,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收获更多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专题部记者 郑晓璇 图片作者:辛宇晨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