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校庆专题】庆母校四十华诞,共谱写盛世长歌

发布时间:2018-10-31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当校园沉醉在浓郁秋色中时,我们迎来了浙传四十年华诞。四十年的奋斗拼搏,四十年的努力开拓,四十年的风雨兼程,于这美丽的季节,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这个值得所有浙传人铭记于心的日子,海内外浙传人齐聚一堂,共为母校庆生,谱写一首盛世长歌。10月27日晚,下沙体育场灯火璀璨,建校四十周年文艺展演隆重上演。

浙广是一条河,它已经流淌了四十年,浙广是一条河,它永远年轻,不会停止脚步。浙江传媒学院作为国内知名传媒高校,有着丰富的晚会筹办经验与人才资源,这次文艺展演的策划筹备上更是精益求精,强大的嘉宾阵容和精彩绝伦的表演令人记忆犹新。

在全体浙传师生校友的共同努力下,整场晚会高潮迭起,感动不断。开场明星大咖的祝福视频接连播放,林志玲、谢娜、李维嘉、陈赫、戚薇等明星校友好友纷纷献出生日祝福,四代浙传人同堂的《浙广是一条河》朗诵凝聚浙里的情怀,知名配音演员季冠霖与学生同台“飙戏”,震撼全场的飞儿乐队带来一片“星海”……每一个节目都伴随着同学们隆重的掌声和欢呼声。

杰出校友与明星嘉宾为晚会带来了许多惊喜,而浙江传媒学院的莘莘学子们,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特长与专业技能,积极参与了舞台表演,为这盛世长歌,增添了属于自己的音符。

汗水滂沱,真心无悔

随着近几年综艺平台节目带来的“偶像热”,越来越多的男孩女孩们萌生了绽放于镁光灯下的梦想。激情四射,欢呼不断的《superIdol》节目集聚了校内拥有扎实歌舞才艺的同学选拔组成的校男团女团,以不输知名偶像团体的精彩演出展现了传媒学子的青春热血。

但想成为收获掌声与尖叫声的偶像,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并不如大家想象那般轻松愉快。电视艺术学院17文艺编导班的白雨溪、惠韵迪,从小学习舞蹈的她们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舞台表现力,对于偶像文化更是有着充分的了解,成为校庆表演者对于她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圆梦的机会,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校庆表演不同于普通演出,它代表了学校,因此也需要更加认真地对待,以及表演嘉宾们更多的付出。为了能够呈现最好的舞台效果,男团女团前前后后准备了将近一个半月,这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许多的困难。“为了节目效果更好,我们要不停地想动作,想队形,每周都有三四天的排练,有时候一个动作大家都是五遍十遍地跳,为了让舞蹈动作更精准整齐。”惠韵迪想到排练的过程,仍是感慨万千。白雨溪对此也深有感触:“刚开始的时候最困难,舞蹈歌曲都没定好,一直在改,学了舞蹈动作后,老师觉得不行,那就从头再来。因为体力消耗很大,所以每次跳完都累到不行。还因为练舞回寝室迟了,被关在寝室外,在冷风中站了好久。”

虽然付出了数不清的汗水,但是惠韵迪与白雨溪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首先从舞蹈题材编排上就要以更加新颖、青春的风格为主,其次在舞蹈动作方面也做到整齐划一,这过程的确不那么容易,但是一想到能在校庆上表演,为母校增光添彩,大家都有一股劲,觉得很骄傲。”在正式演出时观众热烈的反应,便是对她们付出的最大肯定。

伴随着校庆晚会的结束,她们心中也充满了对这段时光的怀念与不舍。惠韵迪回忆道:“在校庆开始前一天的晚上,由于一些原因,我们一直等到十点多也没有踩点。最后老师让我们回去休息,但是大家都要求再来一遍,虽然没有音乐,但是大家站在台子上边唱歌边跳舞,感觉很棒,每个人都很开心。”一个半月的相处,一起排舞,一起摔倒,一起流汗,让枯燥又疲惫的排练变得温暖。谈起这段记忆,白雨溪用的最多的词就是怀念,“因为大家排练的时间很长很紧凑,所以感觉就像一个大家庭,结束以后还真有点舍不得。再不愉快的记忆,和这份真心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个舞蹈节目的主题就是青春力量,而青春的奋斗和友情又何尝不是最坚实的力量呢?

华丽盛放,不负芳华

完成这样一场高质量的文艺晚会,除了工作人员与演职人员台前幕后的努力以外,更是和他们不断累积的经验与专业素养分不开。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所习得的知识技能,成为了他们现在最坚实的铠甲,这场不负芳华的华丽盛放,更像是对母校的汇报——在浙传的每分每秒,我们都在不断成长。

17制作张晶晶与17文编胡欢都是校街舞队的成员,在队内一年时间的训练,为他们累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更是在舞蹈编排上逐步有了自己的风格。张晶晶提起,这次的校庆表演他们前前后后有准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从一开始的选歌选舞,排练,再到后面的演出服装敲定,都是和桐乡校区的MP街舞社一起合作完成的。从队形的编排包括与节目前面部分的衔接,还有服装的选择上都花了很长的时间,每一步都要去考虑上台的演出效果,但是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这也跟平日中街舞队团训、参加各类比赛所积攒的经验分不开。

演出得到了观众们的高度好评,18传播班的杨思函被学长学姐们带来的精彩演出深深打动,“希望自己大学四年也有机会可以登上这样盛大的舞台,参与这样热血激情的表演,不负这青春芳华一场”杨思函说道。

胡欢对团队的出色表现表示骄傲与自豪,并且更多的是拥有了日后前行的动力,“台下观众们的欢呼与掌声对我来说,是这么多日子对街舞的坚持与付出的最大肯定,这荣耀是包容性极强的浙传带给我的,我会秉持这份信念,带着这份支持鼓励,不忘初心,继续走下去。”

来自17表演系的王嘉山谈起自己在情景剧《1978》中的表现,不论是对表演舞台的预期还是实际呈现的效果,都达到了自己能够达到的最好状态,他把这一切都归功于自己平日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师长们的帮助,“很感激师哥师姐给予我们的帮助,浓烈的校庆氛围也让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尤其是在表演前校领导们的一番讲话,确确实实地让他们感知建校的辛苦与不易,这无疑更让他们增添对表演的信念。”于此,他想特别感谢表演系台词老师崔家华与表演老师陈佳子,如果没有老师平日的谆谆教诲,他也无法在这个舞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谈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节目,17软件的李赐恩首先想到的便是让观众们纷纷潸然泪下的浙传人四世同堂朗诵节目《浙广是一条河》。李赐恩坦言,尤其是看到不同年龄的校友们一起合作完成这个节目,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在胸口弥漫,这是不仅仅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视听盛宴,更是给了所有精神上的触动与惊喜,为自己是浙广人而光荣自豪。

节目表演完毕后,参与演出的播院学生赵晓阳依旧沉浸喜悦与感动中,“我觉得非常荣幸有机会可以和这些知名的校友,这样优秀的老师一起演出。”

《浙广是一条河》是我校的经典节目,这首诗包含了浙传学子对母校的感恩和敬佩。在聊到对于朗诵这首诗的感受时,赵晓阳说:“《浙广是一条河》是我们学校一个很经典朗诵稿子,是浙广精神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在我考朗诵团时用的就是这篇稿子,而这次相当于我在朗诵团的最后一篇稿子,所以这首诗对我的意义很深。”

由于是四代同堂的表演,表演嘉宾有在校学生、毕业校友还有任课及退休老师,排练难度可想而知。但为了这台节目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的表演者们都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知识,就像赵晓阳说的那样:“这次四十周年庆晚会我感觉是获益匪浅的,见到了这么多尊级的老师与优秀的校友们,他们给我们讲了很多他们的故事,还给我们了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次的演出不光是学到了台上的很多朗诵技巧,在台下也能够学习到这些老师和校友身上优秀的地方,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经历。”

浙广是一条河,这条河源远流长,承载着更多的希望之船,正如诗中所写,我们心系方舟,同为大海奔流。浙广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之中不断延续,我们承载着前辈们的祝福和期望,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校庆演出完美落幕了,但是关于浙江传媒学院的故事,还等着更多学子们来共同书写,不管我们日后走多远,浙里永远是属于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最为温暖的港湾,愿你我初心永不改,归来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