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演说竞技类电视栏目社会意义

发布时间:2015-04-13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近两年来,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可谓层出不穷,抓人眼球,诸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与这些综艺娱乐节目同时出现的还有悄然绽放的演说竞技类节目。从2013年的《超级演说家》,到2014年的《我是演说家》,再到2015年的《精彩中国说》,一档档演说类竞技节目相继出现,以语言的魅力在各类真人秀节目中显得独树一帜。以说话作为比赛内容的节目的首次出现让许多人领略到了语言的力量。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学会调动知识与情感来表达自己、说服他人,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这类节目里,演说者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说使我们全心投入,认真思索。每一个演说者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发声使我们了解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

一个好的演说者应该具备感染力,能够带动听众的情绪,让听众投入到你的演说中。这些节目出现并且迅速风靡的原因之一也许就是有时我们掌握大量知识却不知道如何言说,所以需要有人替我们发出一些声音。古语云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或许我们自古就是一个喜欢实干而非纸上谈兵的民族。然而,我们掌握着最富魅力的语言、最富美感的文字,为何不把它们的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现?这类节目启发我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声音,分享我们的故事,告诉别人,告诉世界——我们是一个有思想且善于表达的民族。

同时,电视作为现下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在舆论导向、思想导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好的电视栏目可以引导正确的思想,感染人们的情绪,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和回忆。每个人都喜欢富有感染力的节目,它让我们欢笑,让我们流泪,能与亿万观众产生共鸣,但是,哭过笑过之后还剩下什么?除了贡献自己的情绪和体力之外并无益处。多屏时代,手机、电脑占据了人们阅读纸质书刊的时间,那些文化快餐就像过耳云烟,不留印记,使我们体味不到阅读带来的回味。愿意静下心来品味书的厚重和深刻的人还有多少?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心灵和身体都在停滞不前,我们需要一些有思想和深度的节目让我们的心灵重新上路。或许当下的演说竞技类节目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然而,它们带来的是比纯娱乐更高一层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