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杨贵妃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陕西西安华清池景区也因杨贵妃之名而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然而,日前有游客竟攀站在景区内内的杨贵妃出浴雕像旁,抱着杨贵妃像的大腿合照,甚至有缺德游客对杨贵妃像伸出“禄山之爪”抓其双乳。工作人员上前制止,反被斥骂“花钱进来为什么不能摸”。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有钱也不能随便摸。石雕并非有血有肉,虽然没有“人权”,不用担心“她”被“性侵”,但游客们的行为,若是被盛唐的子民看了去,恐怕要“暴走”了。
无独有偶,五一前,浙江缙云仙都风景区的工作人员花了几天时间在仰峰洲古树群悬挂了上千只风铃,却因游人哄抢提前结束了活动。仙都景区之前还举办过“绸伞节”,在景区挂出了800把绸伞,结果许多绸伞都“不翼而飞”,这自然不是被许仙借走,送了白娘子去,或许绸伞的去处仍旧要问一问当天的游客吧。
即便被“袭胸”,贵妃也只能静默如初,不置一词;即便被人顺手牵羊,风铃和绸伞也无法叫嚷呼救,奋力反抗。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到外地或是出国旅游,而经济水平与素质水平的不协调所导致的种种不文明旅游行为,让中国游客在旅游界“恶名昭著”。从日前的男子攀爬红军雕像到杨贵妃石雕被“袭胸”,从金字塔“到此一游”到“赏”风铃节变成“抢”风铃节,一个个看似笑谈的新闻,都在拷问着国民的文明素养。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里曾讲过一个在美国流传的笑话:两个广东人在那里说话,一旁的美国人听着听着以为他们要打架了,急拨电话报案。警察来了,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正耳语。”柏杨在文中分析说:“为什么中国人声音大?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中国人嗓门特高,觉得声音大就是理大,只要声音大、嗓门高,理都跑到我这里来了。”声音聒噪,行为粗俗,中国游客,文明素养上真的就处处低人一截吗?
文明出游显示的不仅是个人素质,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假期走出国门,中国的形象就随之展示给世界。在国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爱护自家美景的意识,在国外,我们更是“民间外交官”,举手投足间都代表着泱泱华夏。这就提醒我们,要时刻注意自身行为,不能让自己的“有钱任性”给中国蒙羞。
“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个照。”我们为何旅游?旅游的初衷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纵情山水,慰藉心灵,享受闲适,陶冶性情。可假如我们把旅游需要的钱带出来了,却把应有的素养丢在家了,这实在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山外青山楼外楼,中国游客,乱象何时休?带出国的不应仅是消费力,在“有钱”又“有闲”的今天,只希望我们的游客能与这大好山河温柔相待,别让这乱象无休无止,为人笑柄。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专题部记者 胡爱琳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