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专题人物篇 】 “浙传情·中国梦”云南塘房小学支教活动已经结束,但是塘房小学的孩子却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超级大暖男——李天猛

李天猛是刚从塘房小学毕业的一名学生,就住在学校里。直到今天,我还记得第一次与天猛见面的场景。天猛有个哥哥叫李天旭,是我之前在网上联系过的。第一天用来到塘房小学,我就冲天猛大喊:“嗨,天旭~”没想到人家回我一句:“大姐,我是他弟!”当时我可尴尬了,心想这个小男孩怎么这样,一见面就叫人大姐。但是后来,我发现天猛真的是一个超级大暖男。
天猛和大多数男生一样,喜欢宝剑,喜欢体育,喜欢耍宝。他家里没有能写字的桌子,有天早上我到天猛家接水,看到他正专心地在一块板上画画。我凑近一看,他正在画一把“土性”的宝剑。我调侃他说:“哟,大哥,画得不错嘛,等我走的时候记得画一幅给我哦。”天猛扬起头说:“姐,我是你弟啊,等我完成这一幅就给你画!” 天猛的梦想是考上一所体育类的大学。平时经常能看见他在篮球场上打篮球或羽毛球。这两样他都精通,羽毛球我还打不过他呢。天猛最喜欢在我们面前翻跟头、打闹,还经常故意出洋相逗我们开心。
天猛是个很讲义气的人。我们被孩子们“群殴”的时候,他说:“姐,谁欺负你,我帮你打他!”当兄弟家里有难事自己又无法帮忙的时候,他红了眼眶……
天猛最爱看书,最爱冒险小说。有一次,我一整天都没见到他人。到了傍晚,他向我炫耀今天看完了一本冒险小说。他的书是从小学的图书室借的,这里的书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捐赠。我答应了天猛回家之后给他寄一套小说。
离开的那天,天猛一直陪在我身边。他一大早就跟我说:“姐,你今天可别哭,你哭了我也要哭。” 他还用一副扑克牌做了一个小纸篓给我作纪念。接我们去火车站的车九点到,大概八点的时候天猛就帮我拉着行李箱,背着书包。我是个很爱哭的人,那天我憋了很久,但是到了分别的那一刻还是忍不住。天猛见我哭了,给了我一个拥抱,说了一句:“姐,别哭了。”然后他一个人躲到了角落里默默地擦眼泪。
“姐,你答应我你一定会再来的吧,到时候我在城里上初中,周末我就回来找你们。”“嗯,姐一定会再回来找你们的。”
天猛,这个善良、淳朴的小天使,我们都舍不得你。
约我去看海的宇哥

宇哥的全名叫崔刚宇。但我们喜欢亲切的称他为宇哥。他使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我最喜欢的几个学生之一。
我对宇哥的第一印象其实并不是特别好。我是第二批到塘房小学的支教老师。孩子们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都有些怕生,不好意思跟我们说话,也不找我们加入他们的游戏。宇哥呢,却很大方,从兜里掏出一个屏幕很大的智能手机,走向前,对我们说:“老sei(云南方言里的老师),加我QQ撒。”我挺惊讶的,没想到村子里的小孩还挺潮的,会玩QQ,家境也挺宽裕的,都能买这么贵的手机。
后来才了解到,其实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像宇哥一样,买得起很好的手机。宇哥算是学校里的高富帅,他们家在村子附近的山头承包了一个水泥厂。可几天接触下来,我们发现,宇哥并没有因为自己家境比别的同学富裕而自满,与之相反,他特别淳朴可爱。即使是两年前才转到这所小学,他和班里的同学们关系也特别好。
五年级,正是男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可这一群生活在云南乡村的孩子的内心却也仍然保留了那样一片纯净,细腻的地方。在我们的支教队伍即将离开的那几天,宇哥偷偷塞给我一个他亲手折的纸爱心。上面写着:‘留下来,’
宇哥告诉我,他家工厂旁边的海(一个小水库)可漂亮了。海的另一边,好玩的可多了,可以看溶洞,还可以爬山,他说放学要带我去!可惜因为那天下午下雨了,后来几天也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没能赴宇哥的约。这也成了我这次支教之旅的一个的小遗憾。
支教结束后,宇哥也给我打过电话。他告诉我,明年他就不在昭通了,爸爸会送他去湖南上学,即使我们明年再跟着支教队伍回到塘房小学,也不能再见到他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自己。心里清楚,有些相遇也许真的不再有重逢。
可是宇哥呀,不要难过,我们不是约好一起去看海吗?未完成的约定,必有回响呀!
“问题少年”背后的心酸——罗才梦

·问题少年?
罗才梦,五年级老师们眼中的“重点观察对象”。据说,他因为调皮和逆反心理严重,被叫过很多次家长。但是让我注意到这个小男孩的,却是第一节音乐课上他的表现。他坐在第一排,带着有些腼腆的微笑,跟着老师学唱歌,歌唱得很好,还喜欢摆弄桌上的电子琴,这让我怎么也不能将他和“调皮”两个字联系起来。有时候,我会偷偷地向他竖起大拇指,他就回应我一个非常干净的笑容,这成了我们两个之间的小秘密。可是我观察发现,下课后的他在同学面前是比较严肃的,身边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对朋友以外的人都很冷淡,这和课上积极阳光的罗才梦形成了反差。我决定找他谈谈。
·心底的秘密
有一天下午,他打了很长时间的羽毛球,我趁着他休息的间隙走过去和他聊天。我看得出来他也很愿意向我敞开心扉,他告诉我,他的爸爸妈妈对他要求很严格。有一次因为上课不听话,他被语文老师叫了家长,爸爸当着老师和学生打了他几个耳光,从此他便讨厌起了语文老师。在谈话中他甚至用到了“恨”这个字眼,我心里感到一阵不舒服。在谈到自己的学习时,他流露出的更多是一种无奈。他说如果六年级再学不好,爸爸就要让他去学修车。他不抗拒修车,但其实更想上学,只是眼下所在的环境让他很难潜下心来好好上课。我鼓励他不要过于在意所处的环境,只要有上学的念头就不要轻易放弃,他却只是叹气。我为这种无奈而感到悲哀。
我向周围的同学了解罗才梦平时的表现。孩子们说,其实他学习成绩算不上差,让老师们头疼的原因也只是他很针对语文老师。我又想起了他对我说过,自己常因语文老师叫家长而挨揍,仿佛知道了他调皮的原因。孩子们说平时的他很严肃,脸上经常看不到笑容,只有我们来的这几天才看到他真正开心起来,我不知道是应该欣慰还是难过。
·转变
真正让我对罗才梦产生观念上转变的,是我们快要离开时他的表现。自从我们聊过天后,他变得更加积极开朗,经常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参与活动,有时候也和老师开开玩笑。这样的一个小男子汉甚至跟女生学起了折纸,给老师们折出各种各样的千纸鹤和桃心。我们离开的那天晚上,他抱着我痛哭,求求我们不要离开。他说他需要我们这样的老师,他也答应我以后要好好念书,变得更加开朗。离开学校几天了,他还是经常打电话来,问问老师过得好不好,谈谈自己的生活,跟老师聊聊他的目标,说说我们是怎样一点点改变了他的生活。我觉得,这个让全校师生头疼的男生,内心却是温暖、沉静的。
这些孩子,可能比其他孩子更需要关注和包容。面对他们,我们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而要给予他们耐心与帮助。他们的心里有一片沉静蔚蓝的海,你若想抵达,需要亲自去造一艘船。
懂事男孩的残酷境况——崔刚银

崔刚银是塘房小学六年级一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父亲由于脑溢血丧失了一定劳动能力,母亲是聋哑人,家中还有尚在初中的哥哥姐姐。2014年,“浙传情.中国梦”团队曾为他发起募捐。出于对崔刚银的关注,也为了对学生家庭环境进行深入调查,今年7月12日,团队的家访队伍前往塘房村,对他们进行了回访。
家
“浙传情.中国梦”实践团队派出的八人家访组来到崔家时,他们一家五口正坐在黑暗的门厅中吃晚饭。
崔刚银家通了电,也有电灯,但不怎么开,因为对这个家庭来说,五毛一度的电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看见家访队员来了,崔家人赶忙放下碗筷,站起身,把我们让进屋内。崔家平时的晚餐是一盆土豆,听说我们要来,他们还给晚餐加了菜——一碗炒茄子和一碟咸菜,准备招待我们。崔父崔母热情地向队员递土豆,队员们推让不过,最后人手拿着一个土豆,不知从何下口。
崔父摸索着积灰的开关,为他们打开了电灯。昏黄的白炽灯照出客厅的轮廓——火塘上方浑浊的空气,坑洼不平的地面,蒙着包浆和霉点的木梁与土墙。
和柴火堆靠在一起的屋角破沙发上,挤着崔家的孩子。他们羞于直视客人,一直摆弄着衣襟。他们背后的墙上,贴满了奖状: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习积极分子……积了厚厚一层。
餐桌上下游窜着猫狗,崔母时不时要皱着眉咿咿呀呀地把跳上桌的饿猫赶跑。母猫已经饿得产不出奶,小猫反复吮吸依然无果。蜘蛛网旁不断有苍蝇飞过,崔母看到队员们挥手赶蝇,不好意思地翻出一张捕蝇纸,小心翼翼地撕开摆到我们身边。
崔父去年在镇水泥厂工作时突发脑溢血,昏死在工地。在这之后,医疗开支和收入锐减让这个家庭陷入了更深的赤贫。崔父在脑溢血后腿脚不便,难以上岗,一家的生计几乎完全寄托在六亩农地上。作为完全靠地吃饭的农户,崔家的人均耕地量仅勉强达到云南省人均耕地量的一半。
在家访中,崔父使用最多的话是:“不知道咋个办”、“孩子想上学”和“唉”。
盼
崔家有四个孩子,分别是读初二的大儿子崔刚金、大女儿崔刚巧、读六年级的小儿子崔刚银和读五年级的小女儿崔刚清。其中,崔刚银和崔刚清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团队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寻求其户口问题的解决途径。
受节育措施缺乏、劳动力需求大、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有关部门监管漏洞等因素的影响,超生问题依旧困扰着我国部分地区。为了躲避罚款,贫困家庭的超生儿往往不在医院出生,婴儿死亡率高,且长期处于“黑户”状态,在教育、社保、医疗、就业上得不到保障,甚至坐不了火车,住不了旅馆。他们在无形中被剥离出社会,困守在出生地周边。崔刚银就是这样一个超生儿。
“我最喜欢看四大名著。”崔刚银话不多,比较腼腆,但谈到书籍,他眼里闪烁着光芒。他最喜欢的科目是历史与社会,“这样能看见曾经的故事,感受更大的世界。”
谈及自己的梦想,崔刚银表现出了大人的思维方式。“我想当医生,”他扬着头说,“因为不管哪朝哪代,都会有人生病、受伤,所以医生不愁没有饭吃。”
当我们和孩子们谈心,提及北上广,谈到哈佛、剑桥,谈到大学生活时,崔刚银入神地听着,然后托起腮,瞪着眼睛,似乎在思量着什么,也许是在思考如何从山村的土路迈向开阔的高速,再从辉煌的城市飞向大洋的彼岸。
但如果不解决户口问题,没有学籍的他可能初中就要辍学。
泪
尽管家境贫困,崔父依旧支持孩子们的学业,能在这钟境况下坚持这一思想的人,在塘房村不多。
外出务工能多获得数倍受益的背景下,当地的许多学生早早放弃了学业,外出务工。塘房小学上一届毕业生中,甚至有四十名学生在进入初中不到一个月就主动辍学,回家准备外出务工。
窘迫的生活环境,造成短期利益的诱惑远大于回报周期长的求学之路,这一显著的博弈偏好,让当地的教育力量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崔刚银的户口问题,其实在早年的人口普查时可以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崔家父母都不懂政策,就错失了这一机会,最后造成崔刚银的失学危机。而像崔家这样的例子,在超生问题严重的昭通不在少数。
在这次家访后不久,崔刚银低着头给队员们带来了有关户口的消息。两万,这是让他户口落地的价码。他的父亲得知这个数字之后浑身发抖,破口大骂:“怎么不去抢!”然后对崔刚银说:“去,告诉他们,我们要两万。”。但团队队员去计生办询问后发现,只要提供出生证明,保证手续齐全,缴纳九千元的罚款后就可以落实户口问题。而两万这个数字从何而来,至今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这超过了崔家十年的总收入,这简直就是直接给崔刚银下发了肄业证书。
直到现在,队员们还能回忆起崔刚银的哭声。说完这一消息后,他抬起头,看到队员们吃惊的面孔和紧锁的眉头,然后就在塘房小学坑坑洼洼的操场上大哭了起来。
其实崔刚银很少哭,哪怕一整天只吃学校提供的营养午餐这一顿饭,哪怕买不起书只能借阅,哪怕在学校因为内向被人欺负。
而现在,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涕泪交加。他哭的是那样响,直到现在队员的耳中还有雷一般的余音,他哭得又是那样轻,这个国家还有十几亿人正背过身,对他这样的孩子一无所知。
安静的美男子——吕林超

与四年级女生强势的状况不同,三年级的女生比较腼腆,男生却调皮活跃。可在沸腾的人堆里,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安静的男同学。手语课下课后,一些不喜欢舞蹈的男同学马上在教室玩耍起来。我正趁着下课复习课上的内容,突然发现身边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穿着棕色夹克、一脸清秀的男生。他正跟着我一起做手语动作,虽然不是很熟练,但是有模有样。抬头注意到我盯着他,他害羞地把头转过去。他的安静腼腆这与教室里其他玩耍的孩子形成很大反差。惊喜于他对手语的热爱,我一边加大嗓门,足以让他听到歌词,一边带着他一起完成了整首歌的手语动作。
接下来的美术课还是三年级。在第一排开朗的凌金旁边,我又发现了低头专心画画的他。我表扬了他的画,顺便问了他的名字。他轻声地说了三个字,看我仍一脸疑惑,小心翼翼地指了指画纸左上角。
他叫吕林超,我更喜欢叫他超超。在接下去的几天,超超和我慢慢熟了起来。在屋子里写稿没思绪的时候,我无意瞥向门外,有时就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好奇地向我张望,又似乎不想打扰我,害羞地躲起来,但是过一会又出现在我视线里。我会邀请他和旁边的孩子一起进来,给他们放音乐课上教的歌,跟他们讲讲话。超超静静听完歌,知道我在忙,就马上下去玩了,从来不会打扰我工作。有一次他进来的时候,我正在听《你曾是少年》这首歌,就把一个耳机给他一起分享。放到一半的时候我停在“相信你会成为最想成为的人”这句,问他:“超超以后一定要像歌里唱的那样,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哦。”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知道懂事的他在心中也能收到我的祝福。
有一天下午,三年级的孩子在教室窗口喊我上去,说有人哭了。我一上去就看到肖老师正在安慰另一个叫刚刚的孩子,超超则在另一边桌子上趴着,眼里的泪水啪哒啪哒直往下掉。听了同学间的议论,我觉得是孩子之间闹矛盾了。“超超,你看,同学之间难免会有小矛盾,但这件事过去了,你们还是好朋友。所以我们把眼泪收起来好吗?”我坐到他旁边,开始安慰他。但是他还是不说话,继续掉眼泪,掉得我心直疼。“超超如果开心起来,那老师即使回家了也会很放心,对不对?”超超慢慢地点了点头,让我又意外又开心。“那这样,老师数十秒,超超先把头抬起来好不好?”他果真缓缓抬起了头。“那再数二十秒,超超让老师看到一个笑容,把它深深印在脑海里好不好?”没到十秒,超超就露出了一个腼腆的笑容。后来肖老师说,孩子们一开始的确闹了点小矛盾,但是之后哭也是因为不舍得我们离开。听到这里,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离别在所难免,自己接下来所能做到的,也只有每天竭尽所能给他们带来知识和关怀。
临近离别,大家开始合影留念。我和孩子们拍照的时候,超超站在我旁边,总是紧紧贴着我,一点也没有刚开始的陌生感。不过他还是很少说话,拍照也保持一贯不爱笑的风格,但我知道我们的心距离很近。回去的那天,孩子们让我折小白兔给他们当纪念。在面前等候的孩子堆里,我又看见了超超。他紧紧攥着一张白纸,看看纸又看着我。我连忙接过他的白纸,仔细折好,吹好气,放回到他手心里。趁我空一点的时候,他悄悄塞给我一张纸条,里面写满了不舍。上车的时候,超超回家吃饭了。我很庆幸他没看到我回去,但又不敢想象他找不到我那一刻的失落。
环境可能造就了他沉默寡言的性格,但他用最简单、最安静却最深情的陪伴,传达着自己的信任、热情和温暖。吕林超,安静的美男子,祝你在那一切都好!
你是世上最独一无二的一首歌——江刚国
·
“国歌?国哥!”
江刚国是三年级的一个小男生。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我到达小学的第一天早上。他和一群三年级的男生向我们跑来。我第一眼就看到他,因为他是跑在最前面的。可是快要到我们跟前的时候,他嗖的一下躲到最后面去了。他的小眼睛亮亮的,又害羞又期待地看着我。
为了和孩子们更亲近一些,我们给自己和孩子们取一些可爱的小昵称。在男生名字后再加一个哥。轮到有些害羞的江刚国的时候,我一喊出国哥两个字,所有人都笑翻了,还哼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前奏。而江刚国就只是傻傻的跟着大家一起笑。我从他的笑容里,看到了淳朴、单纯和发自内心的喜悦。
·“你不要哭!我过来就是了嘛!”
在接下来的课上,我都格外的留意国哥。他不像其他男生一样老是转来转去的讲话,上课很认真,却也不爱举手发言,只是认真地看着上课的小老师们,像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们的支持。
课间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跑来和我们玩,和我们合照。国哥永远都远远地看着,只和他的小伙伴们玩耍。他一走近我就开始大声的叫他,可是他又会害羞的跑远。他的眼睛总是亮亮的,看着他们班的小伙伴都跑到我们身边,也开始“蠢蠢欲动”。直到我假装生气,在板凳上坐着边“抹泪”边大声说:“国哥一点都不喜欢我,我好伤心,我要哭了。”他也有点急了,以为我真的生气了,就跑到我面前说:“刘老师你不要哭!我过来就是了嘛!”于是我终于如愿和这个害羞又暖心的小男孩合了照。
·“我会好好上课,你不要走。”
国哥在我心中的印象一直是带着羞涩的,不管是上课时还是休息时间。他渴望靠近我们,却像是一直跨不过自己心中那道害羞的槛。直到离开的到来,我和肖老师上完最后一节手工课,孩子们前一秒还在兴高采烈的写着自己的心愿和梦想,下一秒每一个人都流下了眼泪。我和肖老师走下讲台,拥抱这些像天使一样的孩子。当我走到国哥的面前,拥抱着他的时候,他抽噎着小声对我说:“刘老师,我会好好上课的,你能不能不要走?”我只是更用力地抱了抱他,我那一刻甚至说不出话来。
最后一节课结束后,国哥和几个三年级的孩子跑来找我,将他们写的小纸条塞到我的手里,个个都红着眼睛,还“威胁”我上车之后才能打开,不然就再也不理我了。国哥等到了最后,把他的纸条塞给我之后还扯了一下我的衣服说:“刘老师,不要哭啦。”那时的我真是被这个孩子的懂事和暖心感动得更想哭。
江刚国,这个带给我很多感动的小男生,他是万千留守儿童中的其中一个,他是无数大山孩子中的其中一个。他平凡而认真,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温暖别人。可亲爱的小孩啊,你在我心中是这世上最独一无二的一首歌。希望你能像你说过的那样,好好上课,好好读书,总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因为我始终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的暖男吴大富

第一次见到这个小男孩是在音乐课上。据说他唱歌跑调,结果课上我发现果然“名不虚传”。第一面的投缘让我们之后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相处,大富从一开始害羞得不敢抬头到后来也慢慢地和老师开起了玩笑。
在一节以“家”为主题的美术课上,我让每个人都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大富的画风很抽象,画的人像几乎看不出特征,但他还是尽力把家人和弟弟画了出来,有点腼腆地在台上给大家介绍,当时的样子真是纯真又可爱。
接下来的几天,大富每次看到我都会有点羞涩地跑过来,从兜里掏出好吃的塞给我,有时候是李子,有时候是一把瓜子,导致我有时候上课一掏口袋就能摸到一堆吃的,然后就想起大富的笑容,忍不住感叹这世上竟然有这么美好的孩子。
离开前的倒数第二天,我让大家学唱小虎队的《爱》。看到他们那么认真唱歌的脸,我突然就控制不住情绪想哭,于是跑出了教室。过了一会,我发现大富站在我身后,平日里总是挂着笑容的小男子汉现在竟然哭得稀里哗啦,眼睛都肿了。他就那样低着头抽泣着,而我也真的被他的真诚又一次深深地感动,真是太舍不得这个孩子了。
离开前的那天清晨,我刚刚起床,就看到我的大富气喘吁吁地跑上楼来,手里捧着一大束粉色玫瑰。他说:“老师,送给你!”当时的样子就像个小王子,干净清澈的笑容让我之后每一次想起来,都忍不住微笑。
终于还是到了离开的时候。那天下午很安静,很多孩子都回家了。大富一直跟在我身后看我收拾行李,然后陪我静静地坐在操场。我说了很多话,印象最深刻的是答应他一定会再回来。我们和班里几个孩子一起唱了很多首这几天来学过的歌,有的很欢乐,但孩子们还是哭了。我只想说,孩子,你知不知道我有多庆幸遇到你。
作者: 何晓菡 韩晋宇 梅可遇 魏洲航 严一芯 刘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