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郑亭亭,我是男生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这是曹植笔下婷婷玉立的女子。而在第一次班会自我介绍上引起全班唏嘘和诧异的正是一个叫“亭亭”的大西北男孩子——郑亭亭。来自15级中国语言文学3班的郑亭亭,是一个不太起眼的新生,这样的一个名字却令人眼前一亮。“我感谢我的名字,是这个名字让我能够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其说它给我带来了困扰,不如说是感谢它给我带了很多机会。”谈起开学初新生班会上的这一插曲,郑亭亭很显然并没有因此而心存芥蒂。“我的名字是爷爷取的,因为爷爷的文化水平不高,当初起名字的初心也只是希望我能够乖巧听话,于是取字为听。但在录入名字的时候,出现了错误。这个名字也就将错就错的跟随了我。”不打算改名字,随着成长,郑亭亭习惯了这个名字,习惯了在众人中第一个被记住,习惯了做郑亭亭。

百转千回,云开月明
谈到小学初中的成长经历,郑亭亭很是骄傲。“那个时候我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即使学得很轻松也能经常摘取第一名。”从他口中,笔者得知,那个时候他不仅成绩突出,而且全面发展。绘画、唱歌、演讲样样手到擒来。可以说正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煞是引起别的同学的钦羡。
然而这样好的势头却在高一这一年戛然而止。因为沉迷小说和受寝室环境影响,整个高一一年他陷入了消沉期,与此同时学业也跌入低谷。“从名列前茅到倒数第一,从火箭班到普通班。一切都变化得太快。家长和老师都已经要放弃我了。”仿佛一夜间,所有加冕的荣耀都消弭了。“我知道自己还有希望,我擅做主张搬离了那个不上进的寝室,选择了文科以方便弥补高一落下的功课。”而换寝室也成为了他口中的转折点,从此以后,自己抓紧了学习。自己的积极学习态度也再次博得了老师和家长的信任。“我的老师可喜欢我了,特别是英语老师,每次晚自习后都会给我免费开小灶。其他同学都叫我’English teacher’s son可见自己是多么讨得老师欢心了。”郑亭亭略带腼腆的说道。
而最令人吃惊的是,郑亭亭竟然在时间高度紧张,精力高如投入的高三,完成了一部六万字的小说。这部说长不长的未完结小说,却花费了他大把的精力。“那个时候我的小说都被同学们争相传阅,大家每天都期待我的续写呢!”很显然,这是一件令他无比骄傲的事情。

只是因为在志愿指南书上多看了一眼
谈到报考浙传的缘由,郑亭亭很毅然地说道是因为自己从小对传媒业的热爱。“之前还不知道有这样一所学校,但当我在志愿填报书上看到了浙江传媒学院的名字的时候,就感觉非常激动。加上自己也很向往去南方多雨的地方。就认定这个学校了。”虽然没有进入到自己最想去的专业,但是他根本不遗憾。“这里太美了,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南方,学校比我想象中要大。总之,这里一切都好。”从他炯炯的眼神中,我们读出了他心中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传媒、南方、梅雨、湖泽、平原还有浙江传媒学院,这一切美好对于只有17岁的郑亭亭都是那么渴望。如今梦想敲进现实——奔跑吧,郑亭亭!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记者 杨小杨 康铮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