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学校安排我们二十人到澳洲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学术访问。回来后,在总结学习收获之余,满脑都是西澳的美丽风情和那块土地上令人尊敬的人和事,于是便以一种女性的视角与大家分享在西澳的点点滴滴。
阳光·空气·人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穴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想必大家都熟悉这段话,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这部小说让大家深深地记住了传说中的那只鸟,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一直感动我数十年,至今爱不释手。我对澳洲的幻想完全凭借小说中的描述:干燥的土地、灼人的阳光……
踏入西澳的土地正值清晨时分,清冽的空气,和煦的晨风,远处朝阳的光辉下,一簇簇绿荫葱荣。
西澳地处南半球,面向西印度洋,她的四季与我们正好相反。杭州正倍受高温煎烤,这边却是隆冬季节,但是丝毫没有凛冽的寒风,一如杭州三、四月,“春”意暖阳,满眼尽是绿。
我们这次的培训受到科庭大学的高度重视,由副校长兼人文学部主任麦祖拉教授、人文学部外事处主任安娜女士、项目负责人李博士和琳女士四个人组成的工作小组为我们安排了满满的学习内容,每天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三场讲座,中间只有一个小时的午餐和休息时间。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不打牌、不闲逛,充分享受澳洲的阳光和空气,形成了沿湖快走锻炼的好习惯。每天大家比拼的是绕湖快走路线的长短和沿途领略到的好景致。大家每天都分享随手拍到的好风景,陈永斌副团长还有幸拍到了海豚回游到Swan River的视频,真的是羡煞我们。
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西澳的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澳洲人的包容性非常之强,且不说别的,街上随处可见的异族通婚的一对对就足以证明他们包容的个性。澳洲的气候独特,地理环境特别,使得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也带有独特的气质。《荆棘鸟》小说中的人物大胆冒险,对苦难安之若素,强悍、乐观、洒脱,这些都是澳洲人的写照。这次,我们充分体会到澳洲人的坦诚、真挚和开诚布公。我们本次培训第一周的授课内容主要以科廷大学为例介绍澳大利亚大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质量保证以及国际化合作等。除校长Deborah Terry教授、学部主任麦祖拉教授之外,还有负责教学运行、人事、财务、学科、教师中心、学生事务、国际合作、校园网络等部门的主要领导都给我们做了一遍认真、详细的汇报,毫无保留,让我们对澳洲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和组织系统有了一个非常详实的了解。
Deborah Terry教授高挺、白皙,换套衣服就是奥斯汀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为我们这个班讲了第一堂课,专题介绍澳大利亚大学教育体制。她柔声细气、娓娓道来,时不时还表露出羞涩的表情。澳大利亚的公立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么一个貌似柔弱的女子可是统领着学校的发展战略、政策规定、财务预算、主要人事变动等工作,一切井井有条。
麦祖拉教授身兼大学副校长和人文学部部长两职,在协助校长和管理学部工作中游刃有余,自称非常bossy,但在最后的欢送晚餐会上也是柔情万丈,和蔼无比。
文化传媒与艺术创意学院的院长史蒂夫先生是个典型的澳洲人,热情、开朗、坦诚,处处配合我们的工作,还鞍前马后为我们提供服务。
人文学部外事处主任安娜女士是这个培训项目的具体负责人,耐心、周全,她的细致如同她细弱的外表。但是每当闲余时间聊到她的ex-husband和抚养三个孩子长大的艰辛的时候,却让你感受到她一如女汉子般的强大内心。
Howard教授的热情让人感动,他的厨艺可是真正俘获了大家的心。那天我们开完科庭和浙江传媒的视频会议之后,与会人员受邀到他家用餐。让我们惊讶万分的是他能够博中西饮食之长研发出特色美食,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味道鲜美无比。当然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们家夫人、女儿和狗,以及他们的美家美居。
《天、地、人》项目负责人Ken教授可实实在在是个老顽童,希望他已经弄明白新手机的使用方法,不会再拍出蓝色的人影来了。在从Howard家出来送我们回旅馆的路上,他一路向我们介绍沿途一些特色建筑和风景,每一处似乎都有他童年的回忆,这块充满灵性的土地养育了这位洒脱、聪慧的影视艺术家。
琳女士的贤良和豁达胜过中国大妈,谈起自己的乳癌,居然能够如此泰然自若。感谢你二十天的陪伴和服务,下次有幸见到你时,你一定要更健康。
最后,Doctor Li, 篡改一处歌词:Ohoh yea yea, we love you more than we can say!
我去西澳时落单,第二天早晨达到之后飞机等了好长时间才打开机舱,走出关口,看到一脸焦急的Paul和他。在直接赶赴欢迎会的路上,他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我还以为此人傲慢无比,不禁为接下来的日子担忧起来。可是,这二十天我们的合作愉快无比,感谢你为我分担翻译工作;感谢你陪我们买菜购物;最最感谢的是你对这个项目的付出。麦祖拉在最后的欢送晚宴上向我表述了她对你的评价:He is a gift. 我想这就是一个上司对下属的最高的评价。
此时此刻,还有好多人时不时鲜活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无烟校园
科廷大学和西方所有的大学一样都没有围墙,甚至没有校门,完全是开放式的。学校规模很大,和城市之间相互交融。整个校园绿草如茵,树木蓊郁,在高大挺拔的澳洲桉树林中间掩映着远处低矮的楼宇。漫步其间,让你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处处充满现代激情。从主建筑往各个方向走,走出“校园”至少需要十到十五分钟。但是,你可能难以想象,这么一个开放式的校园,整个校园都是禁烟的,即使是露天的地方!整个校园没有一处烟头,看不到一个烟民。我们不禁感叹于澳洲人的文明素质和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
大学精神
在这二十天里,我们听到了科庭人无数次讲述他们的办学理念。正直:坦诚真实、公平待人;尊敬:努力倾听、积极重视、充分认可;勇气:敢于担当、及时负责、勇于质疑;卓越:力争卓越、追求上品;影响:行使权力、采取行动、启迪灵感。(Integrity - to act ethically, honesty andwith fairness; Respect - to listen, value and acknowledge; Courage - to lead,take responsibility and question; Excellence - to strive for excellence anddistinction; Impact - to empower, enable and inspire.)也许这些文字大家并不陌生,各家大学的校训大同小异,都是倡导大学办学中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但是,从一个个铸造科廷大学价值观的故事中,打动我们的是形成这些理念背后的努力和坚持。
土著文化
7月11日上午九时,科廷大学以传统的土著烟熏仪式来欢迎远道而来的浙江传媒学院的学员们,主持仪式的是本校最具声望的土著居民西蒙。他点燃了采自校园、具有特殊香味的桉树叶子,顿时大厅里烟雾弥漫。这时,一种特殊的土著乐器吹响,两个土著少年身披兽皮和树叶,脚踩音乐节奏款款起舞。西蒙手持冒着浓烟的树枝,走向来自中国的客人,为我们祈福除魔,祝福我们在西澳的学习顺利……
科廷大学上一次举行这种别具一格的仪式是在接待英国威廉王子夫妇的时候,这次我们享受到同等的礼遇让我们倍感温暖,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西澳人民的热情。
十八世纪末,随着欧洲人大批量向澳大利亚移民,土地与生活资源产生冲突,土著人的生存环境和权力完全被剥夺。至少有2万土著人死于土地的冲突,许多土著人沦为奴隶,大部分的土著人失去了肥沃的可生存的土地被赶往不毛之地。失去家园的土著人土地不可得,灵魂无所依。直到上世纪中期,在土著人的不断抗争之下,政府才开始反思。七十年代,政府出台政策对“被偷走的一代”做出补偿。科廷大学显然在保护土著文化和传统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土著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方面走在大学的前列。著名土著作家Kim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创作历程和土著文化保护方面的种种努力。动情之处,他哼唱起本族的曲调,把我们带进那个原始、自然、古朴的语境中…学校还安排我们参观了美术馆珍藏的“被偷走的那一代”土著儿童的画作,明快的色调和简朴的画风展现了土著儿童的憧憬和向往……
二十天之中,我们还聆听了全球著名文化学者、科廷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John Hartley关于文化传播方面的讲座,也有幸了解到诸位大学重点培养的青年学者关于他们各自的研究理念和成果阐述。同时,我们也和科廷大学的各位同仁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的学习是两校之间合作的开端,是双方信任的开始。孙悟空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可我们的学习之旅却是专注和投入并存,欢声和笑语相伴。最难忘的是我们二十位学员在锅碗瓢盆之间建立的友谊,那种转圈吃饭的乐趣和互相调侃的休闲让人回味!
记得学习结束的答谢会上,姚争团长用了“阳光、空气和人”三个关键词来总结我们在科庭大学和珀斯城的生活。当时,每一个团员都被团长充满感情的发言深深打动了。是啊,在这二十天中,我们除了收获管理经验、得到学术滋养之外,我们还得到很多、很多……

7月11日上午,科廷大学以传统的土著烟熏仪式欢迎远道而来的学员们。

参观ABC西澳总部,与工作人员交谈。右一是受访嘉宾、畅销书作家;右二为广播节目主持人。

科廷大学校长DeborahTerry教授(右二)和我方培训班负责人姚争教授(左一)互赠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