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飞人的黄金时代”——寻找浙传忙得“飞起来”的人

发布时间:2014-11-28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当你还在生“起床气”的时候,是否会看见蓬头垢面的室友抱着还在发烫的笔记本回来?当你想组织一次集体“约饭”的时候,是不是总有那么一位同学以最快的速度拒绝你,然后飞奔向开会的教室?当你钻进被窝享受人生的时候,是否总有床帘那头的白光和敲击键盘的声伴随你入睡?没错,他们就是一群忙得“飞起来”的人,让走进飞人的世界,去见识下“飞人”到底怎么飞。

我是鲜肉我能飞

电视艺术学院2014级新生岳煜健同学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飞人”。爱好广泛文武双全的他,一开学就瞄准了学校琳琅满目的社团,一口气收到了来自八个不同社团的录取通知。岳同学是文编班的班长,考虑为到班级同学服务,忍痛割爱,再三取舍后选择了五个最喜欢的社团。“运动会期间,我一天之内’收到请回复’的短信少说也有二三十条,”“飞人”笑着说,“不过我自认为还行,负责通知同学不会很累,所以我可以把重心放在管理班级的事上。”

广泛的个人爱好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是“新兴飞人”们在各社团活动中星际穿越的原始动力。当被问到当“飞人”是不是会影响到平时的学习生活时,岳同学微微一笑:“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忙碌。除了偶尔很多活动会一起来的时候会稍微辛苦一点、睡眠少一点,但平时都还好,有的部门会有定期的例会或培训,自己合理安排时间,该去做什么就做,不会影响到学习。”

同样是一名新生,来自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邵昕同学也选择了一份自己向往已久的工作。对于他来说,刚在台前表演完歌舞,又要将角色切换到幕后拍摄更是一种挑战。“热爱加上合理的时间安排,疲惫什么的都不算事儿。”

我很温柔我能飞

你一定不会想到,这位外表温柔的女孩,就是传说中身兼任艺术团文创部副部长、“珍逗”编导部部长的“工作狂”——胡了一。写策划、“催”策划和一字一句地改串词是工作中最最基本的事情。“虽然“抠字眼”会很“死脑细胞”,但是最辛苦的还是为了赶进度通宵熬夜。” 为了策划一台台精彩晚会,自十月份起,胡了一就过上了平均每周三四次通宵的生活。“我们会聚在一起想策划,像选手分组、剧情故事、环节设置以及音频LED素材等等很多事情必须要有一个完备的方案,当然还少不了那些日夜不分的彩排。”当熬夜成了习惯,效率必不可少。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是胡了一的“杀手锏”。“趁没满课的上午补个觉应该是是忙碌中最幸福的事情了。”她告诉记者,自己完全可以用“硬撑”来形容最忙的时候,“最崩溃的时候就是抱着电脑很想把它砸了,什么都不做了…..最后还是“硬撑”过来了。也许你觉得少一份力量不会有什么影响,但进入了这个大家庭,就不知不觉中感到不能对不起这里任何一个付出的成员。”

回想自己进入大学以来的活动经历,胡了一觉得获益匪浅。和其他同学协作熬夜工作,与选手共同体会比赛的激烈残酷和成败的瞬间,一点一滴都是宝贵财富。

我是宅男我能飞

与杭州著名街舞团队’SoulSister’创始人合作投资经营舞蹈工作室并担任下沙分公司管理负责人,每天下午一点到晚上十点公司上班,从招生到管理都需亲自参与,这些看似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却是一名在校学生李玉玺的日常。“在我加入之前,公司已经有五家分店了。我和我的老师投资的第六家下沙分店,招生两个月,人数就过百了,一个学期就收回了成本。第七家嵊州店上个月开始试营业,”提到自己加入的公司成就,李玉玺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九月份刚开展了周年庆大型公演活动,授课活动也不少:舞林争霸十强的王润老师,中国好舞蹈十强的小P老师都来授过课。下一次大型活动已经在紧张策划中。”

“飞人”李玉玺喜爱街舞,步入大学前学习过三年舞蹈。踏入大学校门的他,原本只想在杭州寻找一个好老师继续自己跳舞的跳舞事业。跟着“SOSO小明”老师学习一年之后,李玉玺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朋友关于开舞蹈工作室的设想,突然眼前一亮,带者满腔热情,还是宅男的李玉玺下决心也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创业前的李玉玺过着“一杯奶茶、一部美剧、一个下午”的宅男生活,加入公司之后完全颠覆了作息时间。“通常是先一上一上午的课,从下午一点半开始到晚上十点多在公司工作,有时为了调节上课时间,我会工作到晚上十点以后。不光是时间上的难题,工作室开展初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时间都没找到合适的舞房,招生的前半个月总共只有五六人来报名,宣传受到管制等等,”李玉玺还是很执着,“可以说真的很忙很累,但是我觉得过得很充实,现在的生活状态是积极的、进步的。” 宅男不仅能飞还是熬鸡汤:“我觉得当我们有了想法不要害怕不要退缩,多思考分析适不适合自己,如果适合,就去调查行情吧,再借鉴借鉴别人的例子,换位思考如果自己遇到了会怎么办。最后,我觉得要谦虚一点,找机会、找合作伙伴。”

我做公益我能飞

距离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还有2天的时候,我校的志愿者们便一早出发去各个服务点了。作为其中一名成员,来自国传英语专业的13届学生刘婧帅做足了准备。

“我就是打心底里喜欢志愿者活动,没什么其他想法。”刘婧帅这样定义自己的工作,“比如去当支教志愿者,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看到那同学们那一张张笑脸就感觉很开心,跟着感觉走吧,就这么简单!”说到自己当志愿者想法,刘婧帅说周围人对她的影响很大,童年时一个家境优越的小伙伴只身前往贵州山区,自己生火做饭;高中地理老师出身教育世家,曾经有七年时间在青藏高原教书。“仔细想想我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很多人帮助过我,但是不可能全部返还帮助,所以就通过帮助别人的方式去传递吧。”

除了参加很多志愿活动,在学校,刘婧帅一位称职的班长,也是了一位贴心的班助,同时还是新闻部的部长,如今又投身于互联网大会的志愿服务。不过“飞人”也说有时候很多事情堆在一起真的很辛苦,三餐不定,作息更是没有规律。不过,刘婧帅很享受当志愿者带来的幸福感。“公益事业给人的幸福感不是口号喊出来的,只有真心体验过才会感觉到。”

后记

我们传媒校园虽小,忙得“飞起来”的人却不少,他们有着各自的“飞行路线”。“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属于我们的大学时光,由我们决定它是否会成为自己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