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相依传媒 携手飞翔

发布时间:2014-12-29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如果说大学生创业企业是以产业园为起点载梦起航,那么园中入驻的成熟企业则如同一艘远洋的船帆。他们依托于传媒的专业导向与优质资源,在此基础上不断前进,为尚处于孵化阶段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树立了一个个成功的标杆。
杭州出云影视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出云影视”)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家集影视投资、电视节目制作、广告策划与拍摄、晚会策划与执行、演艺包装与培养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影视传媒公司。出云影视隶属于浙商会,凭借着集团综合优势,与南京文广集团、杭州文广集团、新浪、网易、优酷等平台均有着深入的合作。而它之所以入驻创意园是希望在传媒整合优质资源,这对于企业自身和学校来说其实是相得益彰的,两者之间的专业契合度就像一座桥梁,为企业与学校构建了紧密而稳固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传媒学子的专业能力能满足出云影视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该公司也为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在校生提供了大量实习机会,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并且待遇不薄。

企业与学校的密切联系体现在方方面面,“就拿员工来说,出云影视的员工几乎全部都是传媒学院的毕业生或在校生。”出云影视的行政总监如是说,而她也是我校播音学院的毕业生。2014年,企业为发展壮大传媒街舞文化,以提供运营资金等形式,协助成立了浙江传媒学院校街舞队。同年6月举办的第一届“精舞出云”舞林盛典声势浩大。除了多次赞助学校各类社团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之外,出云影视更将社会上相关的各类优秀活动和比赛项目源源不断地引进校园。“雏鹰出云”甄选活动首次将各省市电视台实习机会及公司平台下影视剧、舞台剧出演机会作为奖品,直接奖励优胜选手。而出云影视与团委合作在第二届“与杰出浙商同行”浙商创业大赛中,首次开创了浙江传媒学院专场,不仅支持浙传学子在传媒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也推动了传媒在校学生直接参与这一浙江省内最高层次的创业投资平台。
在近几次的招聘会上,出云影视共招收了来自编导、摄像和新闻等多个专业的十余名实习生。记者注意到,在求职过程中,我校学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了诸如出云一类的成熟企业,想要了解这些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此,企业行政总监陶小姐告诉我们,“目前公司比较缺的是策划这一块”,她还表示除了看重工作能力之外,也更看重学生的工作态度和悟性,“最重要的是踏实二字。只要踏实肯干,愿意尝试并且能自我总结提升,我们还是很愿意接收这样的人。”同时,她也建议同学们,“与其禁锢于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向而限制自身发展,不如放眼思考怎样在新的行业现状找准定位,提高自身竞争力。”

同样位于传媒产业园的浙江华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文化”),对于员工的忠诚度也十分看重。华友文化是梦点传媒、微趣科技两大公司携手共同创立的一家多元化文化传播公司,公司注册资金达1000万。经过几年务实地工作,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创新意识,并与多领域的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现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极强的文化传播类公司。
谈及近几次校园招聘会的人才要求,华友文化的总经理靳先生首先肯定了我校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指出了我校学生的独特优点:良好的专业水准,成熟的逻辑思维。不过他也告诉我们,在以往应聘生中,职业素养虽姑且不谈,总体而言学生们对于他们所处岗位的忠诚度有些欠缺。“创业非学习过程,责任感很重要。”他建议大学生们要踏踏实实工作,有责任感。
目前来说,我校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偏向于传统的电视媒体上,而并未过多地将视线聚焦到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身上。靳先生表示有些遗憾,他也建议广大求职者们,“要对未来有所规划,做一行爱一行。唯有良好的规划,才能推动自己乃至整个企业进步。”很多在校实习生们,面临着学生与企业员工的身份转换问题,他们时常在这两个角色之间游走,容易混淆立场。对此,靳先生认为:“工作是工作,学习是学习,要摆正工作与学习的地位,因为工作是创造价值的过程,而学习是服务工作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通过与华友文化总经理靳先生的一番交谈,我们也了解到,在传媒产业园如火如荼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人才的需求还是以复合型为主。作为传媒的学生,要培养多样化的人才观念,这样才可在竞聘者中脱颖而出,鹤立鸡群。

不得不说,成熟企业凭借已有的稳固社会资源和项目来源,与尚处于幼芽期的大学生创业企业相比更具优势。但我们也应看到,企业们令人钦慕的辉煌背后,那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发展,长久以来时间的磨练,实战经验的沉淀,它们才是一个成功企业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