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多诗之春,和诗歌更近一点——“思享家”诗歌分享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6-03-31

来源单位:文学院

3月29日,由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桐乡市新华书店与桐乡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由浙江传媒学院书影协会与凡石文学社联合承办的“思享家”诗歌分享会在图书馆咖啡吧举办。活动邀请了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濮建镇,嘉兴市作协会员俞伟远,著名诗人王净,以及浙江省桐乡市作家协会主席、浙江省作协会员康泾四位老师。他们带着自己的诗歌和独特的体悟,与同学们分享诗歌创作的心得体会。


下午两点,分享会开始。阳光甚好,四位老师将诗和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濮建镇的一首《老人》,仅仅两句“已经要靠剩下的满身皱纹 来绑住随时都会散架的皮骨”就将一个将老之人刻画的淋漓尽致。濮建镇说,他是在自己五十多岁第一次出国时,看到自己护照照片上的老态突觉心酸,就有了这首诗的灵感。俞伟远老师带着一首恬静的小诗《作为叶子,在一个冬天午后的絮叨》,让我们徜徉在诗句之间感受时间流逝,发现生活中细致的美丽。诗人王净在谈及自己的诗歌时说:“我写诗时是有一个语境,不为了致给谁,只想写一首给诗歌的诗。”他的《诗歌》中,透露着一个孤独的人,在心情复杂时,把情感赋予诗歌从而获得一种短暂的安慰。陈宏伟老师对以上的谈话作出了总结,分享他的创作经验。他谈到,写诗需要打磨,需要大量的阅读,也需要灵感的诠释。这些经验使在座的尝试写诗的同学们受益匪浅。


接下来的环节是同学们读诗赏诗。诗歌看似是安静的美,读出来更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前来参与活动的邓珂玉、凌云朵、张语桐三位同学深情朗读了在座诗人的诗歌,图书馆的徐晓艳老师也积极参与,朗读了一首俞伟远老师的《乌镇西栅掠影》。在暖暖的春光中读一首诗,活动不仅拉近了同学们与诗歌的距离,也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让同学们收获了一次有了沉浸在诗歌中的美妙经历。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拿出自己创作的诗歌,朗读分享给大家。尽管笔触略显青涩,但通过声音,每个人都在诗中得到了独特的体会。四位老师悉心点评,给予同学们鼓励和经验,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思享家诗歌分享会诗歌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次珍贵的走进诗歌、了解诗歌的经历。在诗歌中体会情感,在文字中感受风华。“思享家”活动带领大家走入更广阔的文字天地,享受诗歌美妙,收获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