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浙里”,他们也是最美风景线

发布时间:2016-11-09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伴随阴雨绵绵,浙江传媒学院2016年第28届校田径运动会在桐乡校区操场展开,运动会持续时间为10月27号、28号两天。在运动场上,运动健儿的精彩角逐吸引着大家,而有一群人,他们身担仲裁的重任,同样是场上最美的风景线,那就是担任仲裁工作的裁判员们。


“我们要做一支公正评判的裁判队伍”

. 从早上8点到位,到下午3点40分工作结束,八小时忙碌,专注认真的工作,校运会裁判组的工作远没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计成绩时会遇到向运动员解释不清楚规则等麻烦,体验到了裁判工作的辛苦,但我也觉得我们的工作很神圣。因为要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每一个细节都要很严格。”第一次担当裁判员的16级文学院的康乐同学说道。
裁判们不仅仅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也要应对许多突发状况:运动员窜道影响裁判员计时,冲刺时刻全场混乱导致计时出错等。本次运动会的计时裁判唐清虎老师说:“这些都是预料之中的,总的来说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同学们还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这次的裁判工作我们是花了三周时间去准备的,当然也包括了上课培训,我觉得我们的准备工作是充分的。”

作为今年第八次参加校运会裁判工作的老成员,同时也是计时主裁判的唐清虎老师可以说是裁判队伍的指挥官,统筹调度着一天繁忙紧张的工作:“秒表回零了没有!”“注意!注意!运动员要来了。”“好了,把成绩登记在表格上,我们接着下一个项目。”不断重复的简洁语言中,有着唐老师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不光是唐清虎老师,其他项目的裁判员老师和同学,例如:标枪的主裁判吴周礼老师,不断找裁判员们确认各位运动员的成绩,并给予即将上场的运动员积极的鼓励,还向他们传授投掷标枪的技巧;冯巍老师还亲自和学生裁判员为运动员测距;检录处的谢梦瑶同学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而对同一项目一次又一次的检录。
比赛前,所有裁判员详细学习所负责项目裁判的相关知识与工作方法;比赛中,裁判员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他们所展现的公正评判,尽心尽责的表现是全体裁判员对运动员的承诺。


“他们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谈及这两天校运会裁判工作最不顺心的地方,裁判员和运动员们的看法是一样的,“下雨,今天淋了一天的雨,有些人在跑道打伞阻碍视野。”来自文创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余筱凯同学和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的丁利同学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近日桐乡细雨绵绵,给裁判组的裁判员们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既然选择来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穿上之前准备的雨衣,这场与阴雨僵持的疲劳战已然打响,但裁判员们全程毫无怨言,耐心细致地完成工作。“终于不用再淋雨了!”结束工作的裁判们说出了共同的心声。

用“竞争”传递体育精神:“更高,更快,更强”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些运动员因为雨天跑道湿滑而摔倒,但仍然站起来坚持完成比赛。这种体育精神令人敬佩。”“我喜欢运动会啊,所以想通过参加裁判工作来参与其中。”“之前会希望自己学院的人取得佳绩,但现在也会希望自己负责的赛道上的选手取得一个好成绩!”“感觉大家都挺卖力的,运动精神也是比较好的。” 不止他们,还有更多的裁判员,也像他们一样的热爱着浙传的体育文化。
而在说道如何营造浙传体育氛围的问题上,裁判员们都认为一场运动会是远远不够的,李仕琦同学谈到了“竞争”:“要多举办一些比赛,同学之间的,学院之间的,用“竞争中的求胜欲”来刺激同学们参与,同时也要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让‘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追求进入同学们的意识之中。”

结语
总裁判长俞林老师对本次运动会做了总结:“这次运动会裁判的整体工作做得不错,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这需要运动员、教练员更加了解一些比赛规则,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减少裁判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俞林老师也希望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运动中,能在运动中找到不一样的快乐。

就在这样热情洋溢的体育盛会中,担任仲裁工作的裁判员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默默无私的认真工作,成为场上一道最美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