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共享经济到底为何兴起?能否走向长久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6-10-17

来源单位:媒体工程学院

似乎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共享经济从朋友口中的新鲜事快速变为我们的日常,就像我们打不上车的时候会选择专车软件而不是原地干等了,现在代驾的强势来袭,似乎也是在预示着共享经济时代的来临。

共享经济快又好,还是外国人“城会玩”

  现如今国内专车软件浪潮的兴起的“始作俑者”当属Uber,作为一个从国外打入的企业,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软件而已,而是共享经济的理念:作为客户,你肯定愿意享受优质的服务和舒适的车型而不是拒载的出租车;作为司机,能在空余时间赚点外快甚至是偶尔发展一个业务方面的客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子一个让人“何乐而不为”的共享经济的理念迅速获得了中国这个“打车难”国家的公民的心。而这么一个合理利用资源的理念是”会玩”的外国人先发明并且推广出来的,如果要追究其诞生的原因,还要从外国人的生活说起。

  在2013年,据美国政府为其五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当时有数十个行业都属于不充分的就业状态,也就是说几乎所有人都没怎么涨过工资,以一位居住在美国的63岁摄影师为例,在09年被原先的单位裁员后,作为有两个子女需要供读的家庭支柱,单单依靠教书的工资给他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而他可以利用房屋租赁网站Airbnb将他的住所以每晚100美金的价格出租,并且使用汽车租赁工具Lyft将他平时不用的汽车再转换为每晚100美金的收益,这样的日子虽然没有以前舒服但是会为他提供3000美金的额外收入;如果你是个国外的学生,你也可以每周留出时间,通过Vacay来看管宠物来赚一些零花钱,这样的例子现如今已经遍布美国分每个角落。这样的互联网时代“临时工”式的生活将人们琐碎的资源以很高的转化率变为收入。

共享经济,现象及产物还是大势所趋?

  共享经济,资产者在这种模式下通过数字清算机构,利用他们已拥有但是未使用或者是用不上的东西来赚钱,消费者从消费者手中租赁东西而不是租赁公司,自然也会获得不少实惠。它不只是几个简简单单的软件,而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理念——它让每个人都变为生产者与消费者,而后者为产生收入提供了潜力。而在这背后的动力与保障正是当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

  现在转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打车软件,它们在中国的成功正是符合了当下消费者所需;也许用不了10年,我们身边的衣食住行也许将再也离不开共享经济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我们对于传统代驾广告的不信任今后会随着身边朋友的口碑传播和服务人员的信息公开而慢慢改变。

借《福布斯》杂志的一句原话:正如YouTube对电视和博客世界的主流媒体的影响一样,共享经济颠覆了企业所有与个人消费的产业模式。

我相信,在这个数据为王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为人们带来的安全性会给共享经济提供极其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