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双十一 :光棍者联盟?购物者狂欢!

发布时间:2014-11-12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11月11日零点,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守在电脑前,瞄准自己中意的牌子血拼下单,又有多少人提前苦读攻略,甚至准备好了宵夜打算大战通宵。

   而等到白天,又会有多少人会涌进杭州大厦、银泰,甚至苏宁、京东,豪迈地花着银子,满足自己购物的疯狂。

光棍节,正在演变成一个购物节,一个狂欢节。

11月11日,光棍节,源于这一天日期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所以这一天成为单身一族的另类节日,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为骄傲。但不知从何时起,11月11日,不再是光棍者的联盟日,却是购物者的狂欢日,各大商家以脱光为由打折促销,形成了疯狂的购物狂欢节……

光棍节,学校也疯狂

11月11日光棍节前一晚,为了方便同学们零点淘宝抢购,学校破例暂停断网。这一举动在同学们看来,“也是挺有爱的”,让大家将“血拼”进行到底。校园内我们也留意到,关于“光棍节”的活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由新媒体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心理协会举办的“他她同行”活动,吸引了许多单身男女报名参加,由心协内部随机组合男女搭配,一同“携手”完成为期两天的任务。同时在体育馆前,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即可领取附有小卡片的玫瑰花,成百上千多玫瑰在这个本属于光棍单身一族的节日盛开在学校每一个角落,绽放于每一个想要“脱单”的年轻人心中。

双十一调查知多少

在近期对学校部分大一新生进行的关于“光棍节购物狂欢”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对光棍节的了解还是较为全面的,但具体到对光棍节的由来、庆祝方式等的认识,普遍存在不足。光棍节的来历,一直以来都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说法。其中光棍节产生于校园文化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但由谁最先提出已不可考了。众多说法中,光棍节起源于南京高校的校园文化是被广泛接受的观点。随着一批批学子告别校园,这个节日被渐渐带入社会,并随着成年单身男女群体的庞大,以及群体活动和网络媒体的传播,光棍节在社会流行开来,并由光棍节发展到了“脱光节”。

在调查中,我们同时发现,极大多数同学有打算趁双十一优惠半价促销活动选择购物,开支也较平时多。其中,网购优惠活动中推出的“限时抢购”“1元、11元、111元专区”等会刺激他们去消费,甚至有的同学表示,他们“买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而满减活动(如满100减30)出现这一情形的比重较小。

在这一场各大网络商城竞相打折促销,消费者争分夺秒抢购的游戏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只不过是商家打着促销的噱头,欺骗消费者的把戏”,事实上从近几年双十一购物狂欢的风气盛行之后,人们出于盲目从众心理、求实心理、贪小便宜利诱驱使而一直“情愿被骗”,各大媒体关于各种退货、退款、投诉卖家的新闻也让这现状愈演愈烈。

淘宝商城双十一,是对中国物流快递业的一次巨大考验

从09年开始按计划进行的双十一打折促销开始,逐年递增的双十一销售额所带来的物流业发展,拉动了我国服务业总的行业水平。但计划赶不上变化,2011年淘宝所创造的52亿销售额神话给商家和物流公司都来了个措手不及。不少物流公司从未经历过如此紧迫的紧急情况,如囤货太多,人手不足及派货较慢等;淘宝商家则在双十一之后常收到退货、退款等情况,双十一所带来的低价销售并不意味着廉价快递,由此换取来包装破损、收货马虎的情况让不少顾客栽了跟头,也让淘宝商家在此吃了大亏。在此之后,得到经验教训的商家,每逢双十一前夕,都会提前联系好各物流公司,要求公司七天之内必须发货完毕,保证买家顺利收到货物。像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CCES、邮政EMS、海航天天、顺丰等9家一线快递公司在双十一期间都会急调上万名快递员,积极备战。但在利润的诱惑下,物流业能否承担起更加巨大的销售额,我们无从可知。

零点“血拼”,你准备好了吗?

从最新消息得知,11日凌晨,电商双十一战拉开序幕后,天猫38分钟成交破百亿,在这个庞大的数据背后,我们更应该从价值观去思考这一现象。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应当明白“需要”比“价格”更重要,人们在“血拼”的同时,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通常忘混淆了“价格”与“价值”的概念。更重要的一点,追逐双十购物狂欢节是需要成本的,时间是成本的一种,精力也是成本的一种,为了淘到更便宜的东西而不惜浪费大量时间在一页页的浏览界面上,花精力去对比哪一方卖家的商品更具性价比,甚至为了抢在零点时刻点一个“确认交易”熬夜通宵,这无疑都是产出与回报不能划等的不明智之举。

造节不过为了逐利

光棍节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节日,它饱含草根精神和互联网时代特色。没有假日也没有玫瑰,但每年11月11日,关于光棍节的话题在各种论坛、群组里都会热火朝天。这正是由于中国消费社会人群分化,80后、90后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消费群体,且单身族集中在这部分人群中,所有热衷光棍节的年轻人才是网购主力。在个性独立的时代,中国缺乏一个让个人狂欢的节日,因此光棍节应运而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11月11日之所以能成为全民狂欢的一个节日,注定离不开商家的推波助澜。而“造节”的背后,是商家逐利的必然结果。

总而言之,网购节能够攀上光棍节的原因不仅因为11月是商家出清库存、冲量的时间,还有“一个人逛商场太无聊,喜欢网购”的个人因素及“单位10号发工资,11号正好购物”等社会因素。如此一来,购物狂欢节由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闪亮登台。人们的购物狂欢,也在此完美收幕。

在这个网购风靡的时代,在利益与商业广告的驱使下,我们很容易在商品泛滥的漩涡中忘了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特别是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数并非取得经济上的独立,生活费基本来源于父母,首当其冲地成了商家谋取利益的靶心。当我们在购物车点下“确认交易”的须臾里,不妨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真正需要这些东西,切勿为了跟风抑或贪一时便宜而陷入商家打着双十一购物狂欢旗号谋取暴利的未知里。

双十一,需要我们理智地去看待网购。

光棍节,也请理智对待你的情感。

正如诗人纪伯伦所说:“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