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自媒体大V陆琪谈自媒体时代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4-11-22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在这刮着小风的寒天里,走进讲堂,记者着实被场内的热度吓了一跳,目之所及,不仅是座无虚席,连过道两侧都站着前来听讲的同学们。再把视线转向台上的主讲人,那熟悉的面庞,一下子便解了心头的疑惑。
       如果你曾有意无意在网路上看过他的心灵鸡汤,如果你读过《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那你必定知道他是谁。没错,他就是传说中女人爱男人恨的“情感奶爸”——陆琪。

学会用媒体人的角度考虑一切
       “自媒体人是‘怪物’,”陆琪这样说道,“掌握了‘话语权’是核心。在09年以前做访问是要去求着别人帮忙的,而现在是别人求着你帮忙。以前发表作品要跪求编辑大大,现在编辑大大跪求你帮忙推广。以前赚钱靠单位,现在你就是一个单位。”听完,讲堂里传开了噗嗤的笑声。直白诙谐的语句,也着实显示了自媒体人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站在这里,就是一个媒体发布的平台。”身为媒体人,要用媒体人的角度而不是受众的角度来思考。考虑面向的是怎样的受众群。陆琪老师的切身而谈,让大家都深深懂得,如果不能学会用媒体人的角度来考虑,那必然是无法继续前行的。
       谈及“媒体人的思维”,陆琪举了自己的例子。09年《潜伏在办公室》畅销,年收入七位数。然而此时微博正在壮大,在大多数人人都认为微博只是社交工具时,陆琪认为,微博更是一个发布品,它将成为新的作品发布的平台。于是他不顾老板的吵骂,决定停掉上百万收入的工作,将所有资源战略性压在微博上——在微博上写情感,推出“晚安微博”。也因此“上帝保佑,大家晚安”成为微博流行的语体。
       在自媒体有了受众后,也要学会选择自己的受众。08、09年陆琪做《生活大参考》,结果发现让老年人“敬畏”。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受众选择,每天在微博上测试,不停地筛选受众并圈住他们。“受众可引导,可绑定!”正如陆琪现在的受众则是不考虑消费低的文青,他通过几年的调整将女文青排除在他的受众外。


别做不懂自媒体的“媒体民工”
       每天凌晨两三点还在拼命的忙碌工作,十年五年重复着同样的项目。如果你还不懂自媒体,那么“恭喜你”,你可能离成为这样的“媒体民工”不远了。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传统媒体也在逐渐的“自媒体化”、“新媒体化”。
       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自媒体?”那么接下来谈到的就是自媒体的三个属性:自媒体有固定的受众群和粉丝群;自媒体需要有带有个人风格和态度的作品;自媒体是人格化的,有固定的朋友圈,社交圈。人格化是指自媒体要以人的立场发布消息,这也是营销账号无法立足的原因。就像碧浪的产品以人的形象推广则获得很好的反响。
在没有自媒体的时代,谁有采访资源谁就是老大,这也是为和纸媒和电视电台行业拥有话语权。但是现在,自媒体人出现,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很难推动文化的访问,而是有人主动找你合作。同样的是编辑与作者关系的转变:从之前的“作者求编辑”变成了“对等合作”。陆琪还说:“以前赚钱找单位,现在你就是个单位”。自媒体时代,我们不再需要单位为我们做广告,反之,许多产品需要依靠自媒体人的推广。
       因此,陆琪提出:“不懂自媒体的媒体人将永远是‘媒体民工’”。他也断言:所有传统媒体,要么自媒体化新媒体化,要么死。“自媒体将会蓬勃发展”,他挑挑眉继续说:“在大数据时代,你们永远没有办法逃出我的手掌心。”


自媒体是跨平台的而不是依附的
       幽默轻松的气氛,贯穿了整场讲座。陆琪老师挑着眉,又谈起了这个大数据的时代,“很多人已经不用微博,可是大部分的人用微信,在微信你照样可以看见我的语录,看见我的鸡汤,你以为你跑的了么?你逃不掉的!你偶尔上优酷看个视频美剧,你会发现推荐视频里还是有我,你以为你跑的了么?你逃不掉的!”如此般绝妙的讲说引来了阵阵掌声和笑声。
自媒体不是依附的。陆琪还说到,在做自媒体时要选择自己想要的受众群。学习你的受众群,想要看的知识,并且写作、拍摄或是制作。在粉丝不够时,学会用社交来凑。有时候高端的内容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接受,就让有话语权的人成为你的粉丝,带给你资源。“要知道广泛的受众群是基础。”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讲座的尾声,却还仿佛意犹未尽似的。一个半小时多的讲座虽然简单却很有价值。极好的口才和风趣的叙说回想讲座一开始陆琪老师说自己不是作家,不是情感专家,不是写鸡汤的,只有当听完讲座才会明白,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媒体人。
       “陆琪来了”,带着自己对于自媒体的感悟与创造来了。在这样一个精彩的自媒体的夜晚,相信我们都获得了如食良肴饮美酒般的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