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假期,有一群孩子像候鸟迁徙般进城,与父母进行短暂的相聚。小小的手指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望不穿车水马龙。而高楼、车流、人潮……充满着小村庄没有的危险。
监护空窗、二次留守、监管不力……针对此现象,新媒体学院学生9名学生特成立“小候鸟”安防知识宣传教育团队,在新媒体学院学工办主任张针铭和辅导员唐佳丽的带领下,与杭州市总工会达成合作,在工会下属各个单位“小候鸟”培训班的课程设置中加入安全教育板块,并由团队成员结合自制手绘本、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这群“小候鸟”树立安全防线。

据悉,杭州工会下属26个系统,在每年暑假均会开办候鸟培训班关爱孩子成长,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活动。当得知团队暑期实践的内容,杭州总工会钱丽萍部长表示十分支持该活动,并将此课程安排放在工会网站上,消息已经发布,团队每天都会接到不同部门的报名电话。截止8日,报名单位已达16家,团队成员根据时间、人员、地点等因素综合考量后,拟定前往西湖区双浦镇总工会等8家单位,为将近300名“小候鸟”进行授课。

“小候鸟”安防知识宣传教育项目是新媒体学院“小学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课题的子项目,由下沙安防协会、下沙二小与新媒体学院共同合作。前期该项目完成了安全知识文案、手绘本初稿的任务。根据暑期实践项目的需求,同学们特意制作排版了安防手绘本《平安候鸟·安防第一课》,从绘画、上色、编辑、排版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同学们自主完成,可谓是一部实打实的原创作品。在授课方面,团队成员也是下足了心思,从假期安全、道路安全、家庭安全、消防安全、自救常识等方面经行授课,立志于将传统课堂与趣味课堂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会知识。

该团队的负责人杨燚说到:“‘小候鸟’”其实是流动儿童的象征性比喻。是一群较为特殊的人群,他们的安全知识比较薄弱,进城以后父母无暇顾及面临二次留守,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与安防技能很有必要,同时小候鸟这几年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一系列的因素促使我们以‘小候鸟’为主体。”目前,该团队正在针对课程安排、手绘本的印刷等事项如火如荼的准备着。据相关调查显示,浙江省每10个孩子中,3个是流动儿童,提高对他们的重视刻不容缓。“小候鸟”团队无疑抓住了社会的热点,为真正需要的人群,送去安全第一课。
文章作者:孙琦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