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灿烂龙城 古韵并州

发布时间:2015-08-11

来源单位: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龙城太原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历史悠久而有充满活力。我们主要探访了太原的四个地点,晋祠,山西大学,龙山石窟,小吃街,在最具太原特色的地方,进行实践活动。

       我们在晋祠采访到一位工作人员,她向小队成员介绍了晋祠的历史。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因为他的努力,该地风调雨顺。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 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也因为在晋水之北,水之北谓阳,于是当时便叫“晋阳”。“晋祠”并非“晋王祠”的简称。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来晋王祠游玩。他游完一圈后说如今百姓当家做主,中国已无王侯,便把晋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称晋祠。



       在山西大学,我们采访到了著名书法家,山西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星元老师。李老师近日身体抱恙,但仍然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他为我们介绍山西大学的历史文化以及著名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除了对山西大学及姚奠中先生的详尽介绍,李星元老师还为我们每人创作一幅墨宝,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日后交流。


 

















        在太原天龙山景区,为了考察天龙山龙山石窟的历史文化知识,石窟现存状况和保护措施,调查团采访到了景区的工作人员,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石窟的情况。
        1996年,龙山道教石窟被评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也成立了龙山文物保管所,专门保护龙山地区以石窟为主的文物。 龙山石窟建于砂岩之上,极易受到雨水和强光的侵蚀,目前石窟外表的雕刻已快完全脱落,窟内的刻画也在逐渐风化,部分头像的表面轮廓已十分模糊。文管所成立之初就在寻找保护石窟的好的方案。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与国外的交流,石窟的保护已经有了一定的办法。      

       龙城调查团太原行的最后一天,当我们走入太原的市井当中,看到了早餐食铺外升腾的炊烟,往来的食客,感受到了太原市井的生活气息。我们用相机记录下了太原的饮食文化,将太原的特色美食分享给所有人。


       龙城调查团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不足以完全领略太原的美丽和深邃,但也沉醉于其中。我们在经过认真的调查和探访后,积累下大量影像资料和采访素材,为纪录片的剪辑做好了充分准备。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龙城调查团的最大收获,就是认识到:一个城市,物质发展固然重要,但是精神和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更有意义。我们走入其中,感受,记录,并发扬,宣传,力求使此次实践活动发挥最大作用。